記者 許靜 姚彩虹 通訊員劉靜 董丹丹
“俺抽的位置不錯,終于住上新樓房了。”5月14日上午,東港區秦樓街道小卜家庵子村安置樓區房現場,村民卜大爺看著自己剛抽取的樓號,忍不住感慨萬分。
當天,小卜家庵子村519戶村民在公證人員的現場監督下,通過現場抓鬮、現場登記的方式,喜領了自己的新樓房,分房現場不時傳出村民們的陣陣歡笑聲。
城中村改造是難點,也是重點。今年以來,秦樓街道黨委班子搶抓機遇,按照東港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力爭首年攻堅、三年攻關、五年收官,打造城市宜居宜業核心區。
本著結合村情,梯次推進,倒排工期,壓茬進行的原則,秦樓街道將2016年納入拆遷改造的村居分成三個梯隊,逐步展開拆遷改造工作。
“政策到位是前提,陽光操作是關鍵,群眾利益最大化是保證。”秦樓街道黨委書記申潔介紹說,拆遷全程實現公平、公正、公開,從村企合作協議,到安置補償辦法,該街道先后召開村“兩委”會、老干部座談會、拆遷領導小組會、黨員村民代表會、戶代表會30余次,從點滴入手,全程公開,提前規避矛盾,徹底消除隱患和群眾顧慮。同時,既考慮用最短的時間讓群眾住上樓,又兼顧集體物業經營保證群眾生活水平,真正讓群眾放心,政府省心。
最大限度地讓利于民,調動了村居改造積極性,贏得了廣大村民的擁護和支持。
南王家村在2013年就被列入城中村改造計劃,一直未成功實施。今年,秦樓街道將該村作為突破點,于5月10日,正式開始簽訂安置補償協議,截至當晚24點,485戶、520處房屋全部順利簽訂完成,簽訂率達100%,創造了東港區城中村改造工作又一新成績。
為把城中村改造工作做精做細,秦樓街道按照大片區改造要求,將未改造的城中村劃分為6大片區,成立推進城中村改造指揮部,下設7個工作小組,由黨政班子成員任組長,抽調機關骨干力量任成員,落實包保責任,列出時間表、掛圖作戰。并逐村召開“一對一”分析會,扎實做好調查摸底、對比測算和方案制定等基礎性工作,在前期順利完成南王家村520戶協議簽訂的基礎上,穩步推進厲家莊子、前官莊、西碌碡溝等6個村、3680戶的拆遷工作,力爭明年完成荷疃、田家村等8個村、3000戶拆遷。
做好拆遷工作的同時,該街道還積極探索路子、總結經驗,加強與建設單位對接,加快回遷安置速度。今年順利完成了湖西頭668戶、600余套安置樓,董家灘800戶、1000套安置樓,東碌碡溝161戶分戶樓分配,小卜家庵子519戶、959套安置樓的回遷工作,年內還將有北苗家村、東明望等5個村居實現平穩回遷。同時,加快小孫家村、馮家溝等村回遷安置樓建設,力爭實現早日回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