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史樹梅
4月1日,站在嵐山區黃墩鎮巴山片區綜合開發現場俯瞰,漫山遍野新栽植的桃樹、黑松等植物相間分布,在春風的吹拂下迎風招展;昔日的荒野經過一場大規模的林水會戰,如今煥發著勃勃生機。
作為全市林水會戰觀摩點之一———巴山片區綜合開發治理工程位于鎮駐地西南,涉及雙疃、草澗、糧山3個社區6個村,流轉面積1200畝。“該區域處于6個村的交界地帶,叉花地較多,群眾有撂荒現象。”隨行采訪的嵐山區黃墩鎮宣傳委員牟曉華介紹,去年,經過各方努力,將其統一流轉給山東秀甲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進行連片開發,建設標準高、品種新的黃金冠千畝黃桃基地。
目前,該片區已栽植黃桃1200畝,栽植側柏1000棵,黑松1600棵,紅葉石楠球2300棵,竹子2000棵,蜀檜1500棵,水杉200棵,清淤塘壩2座,整修道路7千米,揚水站等各類配套設施正逐步推進。在栽植過程中,市、區林業部門組織技術專家,深入一線現場服務指導,確保造林質量,為推動黃桃種植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做好保障。
“他們種植的黃桃不愁銷路,已與上海一家企業簽訂合同,加工成罐頭對外出口。”牟曉華說,不止如此,613省道開通后,黃墩鎮到市區上海路開車僅需 20分鐘,待巴山瓜果飄香時,可吸引市區游客前來觀光、采摘。
在巴山披綠的同時,山腳下任家董旺莊村借著林水會戰“東風”,超前謀劃,高標準打造了村在綠中、水在村中、自然和諧的山區一景。漫步村內,映入眼簾的便是剛剛投資200萬元修建的一條景觀河,河上建有拱橋,河內魚翔淺底;河兩側新規劃建設的房屋融入古樸典雅元素,采用粉墻黛瓦建筑風格,自成一體別具特色。
“我們村北邊有茶園,西邊有家庭農場,隨著巴山片區的綜合開發,以后不管搞農家樂還是采摘游,條件都比較成熟。”該村村黨支部書記任守東說,為豐富鄉村旅游線路,他們還建了鄉村記憶館,下步還要繼挖掘鄉村元素,集聚更多人氣。
“黃墩鎮內有220多座山頭,7萬多畝山場,可以說是日照的‘小西藏’。我們將借助不可多遇的三年林水大會戰,通過政府主導土地流轉、工商資本高效注入等方式,力爭三年新增造林面積2 . 3萬畝,提高森林覆蓋率10個百分點,聚力打造‘春觀花,夏覽綠,秋摘果,冬賞雪’的生態黃墩、樂游黃墩。”該鎮黨委書記王東亮談到林水會戰實施前景信心百倍。截至目前,該鎮已造林1078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