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訊(記者 史樹梅)3月25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軍在調研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工作時強調,要認真落實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等相關部署要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指導推動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不斷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實現集約用海,科學管海,構建海陸協調人海和諧的海洋空間發展新格局。市委常委、秘書長高杰參加調研。
楊軍先后到山海天任家臺漁港、張家臺漁港以及日照港達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聽取了全市漁港、任家臺漁港環境綜合整治、北部海岸帶整治修復、漁人碼頭規劃建設以及萬澤豐休閑垂釣平臺改造、退岸還海整治修復項目等情況的匯報。
楊軍強調,要把海洋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放到重要位置,堅決不能破壞自然海岸線,促進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要在加強漁港環境整治的同時,加快物流、冷藏等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不斷改善漁民生產、生活條件。要認真搞好漁人碼頭的規劃設計,堅持與海洋環境保持協調,積極打造碼頭文化、碼頭景點。
隨后,楊軍乘船察看了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海洋城、嵐山區海上養殖區,聽取海上網箱養殖、海藻、貽貝養殖情況匯報,并到嵐山一級漁港,詳細了解該漁港經濟區、虎山綜合漁港經濟區規劃建設及多島海檉柳公園綜合開發項目規劃情況。
楊軍指出,當前日照海洋經濟方興未艾,勢頭良好,今天看了這些項目,感到很振奮,更加堅定了發展海洋經濟、建設藍色日照的信心。要認真落實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壯大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海洋權益等要求,樹立藍色國土、經略海洋意識,向海洋要空間、向海洋要效益,構建海陸協調、人海和諧的海洋空間發展新格局。要積極對接國家、省“十三五”規劃相關政策項目,與當前正在開展的“突破園區、聚力招引”、旅游業發展、林水會戰等重點工作相結合,協力推進全市海洋經濟大發展。要加快推進“海上糧倉”建設,積極推進黃海冷水團綠色養殖工程等海水養殖項目,加快漁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品檔次,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大力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制造、海水綜合利用等海洋高技術產業和海洋文化創意等新興文化產業,不斷提高藍色經濟增加值。要深挖旅游增長點,加快建設“郵輪碼頭”“漁人碼頭”“海上垂釣”等項目,在打造陽光海岸的同時,打造歡樂海洋。要內外用力,既依托大學科研機構,又充分利用好我市招才引智等相關政策,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要加強海洋綜合監測,構筑海洋大數據、云計算,打造智慧海洋。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不斷強化監管,確保海上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楊軍要求,要堅守海洋生態環境底線,牢固樹立“碧海藍天金沙灘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按照生態化、可持續、可循環的方式,加強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確保我市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要精心打造好日照國家海洋公園、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和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三個“國字號”品牌,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