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訊(記者 王宗敏)4月11日,記者站在莒縣龍山鎮王家山水庫工程現場看到,原本亂石堆砌的水庫護坡被生態護坡巖石覆蓋,一米寬的壩頂道路擴建完工,并安裝太陽能路燈。向西望去,王家山村坐落在水庫下游一里處,新改建的排水溝及排水體,與農業灌溉設施相連。
“本月底,我們就會在生態護坡巖石空隙種上草皮,再過一段時間,兩側護坡都會被綠植覆蓋。”龍山鎮水利站站長何玉水告訴記者,王家山水庫是一座集防洪、灌溉、養殖于一體的小(2)型水庫,因多年沖刷導致壩體變薄,防洪泄洪能力下降。此次除險加固工程嚴格按照1:2.5的比例建設壩坡,新建防浪墻,增設拋石護腳,全部完工后,水庫庫容將擴大到27.6萬平方米,為防洪減災、農業灌溉起到重要作用。
作為莒縣水利工程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自去年6月起,莒縣水利部門本著先急后緩的原則,先后對寨里河鎮、夏莊鎮、龍山鎮、小店鎮、嶠山鎮、桑園鎮、安莊鎮、碁山鎮、庫山鄉9處鄉鎮的16座新出險小型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重點實施放水洞處理,大壩上土、迎水坡護坡,溢洪道疏通、護砌等工程。目前,16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已完成土石方9.26萬平方米、砌石0.9萬平方米、砼757.8平方米,完成施工工程投資1326.81萬元、形象進度90.09%。
為確保工程順利推進,縣水利部門專門組建項目部,并確定一名技術人員,負責工程進度、質量及施工環境等,配備安全員,負責監管水庫使用與安全,嚴格落實立項督查制和定期通報制。“我們還發動群眾監督工程建設過程,以及政府和相關部門的作為情況,在‘除’去水庫險情的同時,也強化水庫的管理。”莒縣工程管理站站長馬愛敏說。自2008年以來,莒縣先后除險加固小型病險水庫19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