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今冬明春林水會戰實施方案》解讀
日照市今冬明春林水會戰造林規劃
統籌/策劃 劉新英 采寫 記者 李敏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
核心提示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以植樹造林和水利建設為代表的生態建設和保護已成為產業轉型升級中國家鼓勵發展的重要產業,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中將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作為。以新常態視角審視日照城市轉型發展之路的戰略抉擇,能更加清晰地判斷出這座城市的發展坐標與路徑。
11月16日,日照市出臺《全市今冬明春林水會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確定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從今冬明春開始到2018年,連續三年開展林水會戰,提出了三年會戰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為確保這一工作扎實持續開展,市委、市政府確定分年度實施林水會戰,《方案》對今冬明春的林水會戰進行全方位部署,提出植樹造林“八大工程”和水利建設“六大硬仗”,全面提升生態日照建設水平,加快建設山清水秀地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日照。
多年來,日照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秉持“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科學發展理念,全面實施“生態建市”戰略,全市林水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1958年10月至1959年6月,日照縣克服種種困難,舉全縣之力建設了日照水庫,至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日照水庫依然惠及著廣大人民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1960年,為防風固林,在一片鹽堿荒灘上建起的萬畝大沙洼林場,近些年成為魅力景點,吸引了很多游客光顧,發揮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積284.8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40.3%,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2%;已建成大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580多座、塘壩5600多座,總蓄水能力達9.4億立方米;建成了日照水庫向市區供水、向嵐山調水和巨峰水庫向嵐山供水以及龍潭溝、戶部嶺、馬陵水庫并網調水工程,每天向市區供水能力達到43.5萬立方米,較好地滿足了城鄉居民生活和經濟發展需要。
然而,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全市生態環境承受力和水資源保障力矛盾凸顯:
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造林綠化的空間受到擠壓,有的地方一排排廠房建起來了,一片片綠地消失了;一座座高樓豎起來了,一棵棵綠樹不見了。在社會物質財富增加的同時,生態環境受到越來越多的破壞,曾經令日照人引以為豪的“藍天、碧海、金沙灘”,可以“打包賣”的空氣,如今受到了嚴峻挑戰,變得越來越“稀罕”。
水資源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日照降水充沛、水資源豐富,是北方沿海港城中為數不多的豐水城市。但是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加之去年以來的持續干旱,部分水庫庫容告急。目前向城市供水的4座大中型水庫水源地已超負荷運行,區域性缺水問題、工農業爭水問題將進一步加劇,水資源即將成為制約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瓶頸。
管護機制建設滯后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長期以來,一些地方重栽輕管,年年栽樹不見樹;一些幾代人辛辛苦苦撫育起來的林帶,被少部分人因為眼前利益毀于一旦;一些水利設施年久失修,難以發揮作用。
打一場聲勢浩大的林水大會戰已經刻不容緩。
治林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首次系統提出“五大發展”理念,特別是綠色發展理念,要求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生態文明建設成為黨的行動綱領之一。這是繼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之后,中央對生態建設、綠色發展的進一步提升。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綠色山東、生態山東;要求加快現代水利示范省建設……同時,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也尤為強烈,過去大家要的是溫飽,現在要的是環保。
對于日照來說,生態既是發展定位,又是發展優勢。有專家指出,農耕文明時代平原最值錢;工業文明時代沿海最值錢;現在到了休閑度假時代,生態最值錢。日照過去很多方面的發展依靠生態優勢搶得了先機,今后“生態建市”戰略依然毫不動搖,通過建設良好生態環境,增創發展優勢。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全力推進“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靠什么去突破,靠什么去招引?用足用活已經出臺的38條政策及配套措施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我們最大的“底牌”是“生態牌”、“環境牌”,良好的生態環境能為我們的城市加分,增強城市吸引力。
林水大會戰,事關日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生態日照建設,事關城鄉民生福祉。《方案》的出臺,是市委、市政府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部署的生動實踐,是生態日照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今年以來開展“解放思想求創新、轉型升級促發展”系列活動,繼“突破園區、聚力招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強效能建設之后推出的又一重大部署,吹響了三年林水大會戰的進軍號。
苦干三年打好林水大會戰,建設山青水秀美麗日照,讓全市人民在獲得更多物質財富的同時,享受到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11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暨林水會戰動員大會,這是一次向荒山貧水宣戰的誓師大會,向全市人民發出了動員令,打響三年林水大會戰這場戰役,迅速掀起植樹造林、興修水利的熱潮。以這次大會為標志,日照生態建設將進入一個新階段,成為全市林業、水利發展進程中一個新的里程碑!
戰略思路之一:實施植樹造林“八大工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是對一個城市生態建設的最高評價,日照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絕不僅僅是去爭個稱號、拿塊牌子,真正的目標是以創建為載體,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城市發展格局,切實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市委、市政府確定,今后3年全市投入23.5億元,植樹造林40萬畝,到2018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5%,重點實施“八項綠化工程”。
城區增綠工程。推進“森林圍城”,突出中心城區和縣城綠化,大力推進城市周邊環城林帶建設;推進“園林入城”,繼續實施城市林蔭道路、林蔭公園、林蔭庭院小區、林蔭停車場和市區裸露土地綠化整治工程,加強城市出入口、城鄉結合部等重要節點的綠化改造;推進森林園區、森林廠區建設,打造森林園區、綠色企業。今冬明春城區綠化計劃投資3.01億元,綠化面積1483畝。
通道連綠工程。突出主干道綠化,重點抓好“五縱五橫”主干道林帶建設和提升工程,構筑起縱貫南北、橫穿東西的綠色生態走廊;提升縣鄉路綠化,分路段對農村公路兩側綠色通道進行補植及升級改造;打造組團景觀林帶,對省際、市際和縣鄉交界處等重點區域,城鄉結合部、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務區等重要節點,堅持打造組團景觀林帶。2016年計劃完成道路綠化204公里,綠化面積1.6萬畝。
水系擴綠工程。在水庫和河流水系周邊大力營造水源涵養林、沿河生態景觀林和生態經濟林,實現林秀、水清和生物多樣性;加強環庫林帶建設,重點實施日照水庫、嶠山水庫等13座水庫環庫林帶建設;加強河流林帶建設,重點推進鮑疃河、繡針河、沭河等13條河流林帶建設。2016年計劃建設環庫林帶2.5萬畝、河流林帶0.8萬畝。
濕地添綠工程。加快推進傅疃河口、兩城河口、繡針河口等重要河流入海口,沭河、傅疃河等重點水系,日照水庫、青峰嶺水庫等主要水庫的濕地保護和自然恢復。爭取到“十三五”末,全市80%以上的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
岸線復綠工程。按照沙岸林帶不低于200米寬的標準,強化對沿海基干林帶的完善與提高,重點抓好斷帶合攏、窄帶補寬;結合海岸線綜合整治工作,實行拆違還綠、拆違擴綠,將非法排污口及近岸養殖設施全部拆除,盡快實現沿海公路以東所有宜林地全部綠化。
荒山披綠工程。加快重點區域的荒山綠化,主要是城市周圍以及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兩側可視范圍內的荒山,東港西部、莒縣北部和五蓮縣西北部的荒山。2016年全市計劃完成荒山造林2 . 5萬畝。
鎮村興綠工程。突破鄉鎮駐地綠化,大力加強中心公園、道路綠化和單位綠化;突破村莊綠化,按照村莊綠化率不低于30%的標準,每個鄉鎮每年打造10個以上的森林村莊;突破農田林網建設,堅持林、田、路、渠綜合治理,大力實施平原增綠工程,構建農田防護林體系。
退耕還綠工程。升級特色林果業,因地制宜發展藍莓、櫻桃、核桃、茶葉等特色經濟林;膨脹林下經濟,引導農民積極發展林禽、林草、林畜、林菌、林藥等高效立體經營模式;突出產業鏈延伸,鼓勵發展與林果相關的加工業、倉儲業、物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發展鄉村旅游,積極做好林果業、水利設施與旅游業深度融合的文章。2016年全市計劃完成退耕還果還林7.6萬畝。
戰略思路之二:打好水利建設“六個硬仗”,全面突破水資源瓶頸制約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依林興水、依水護林、林水相依。植樹造林、保護生態離不開水利,發展經濟、致富群眾也離不開水利。《方案》提出,3年投資40億元左右,建設各類水利工程5000處以上,到2018年城市供水能力達到日供水80萬立方米,比現在翻一番,重點打好“六個水利硬仗”。造工程,以水庫和優質地下水富集區為中心,大力實施集中供水與管網延伸,爭取農村集中供水工程覆蓋到80%以上的村;對所有農村供水工程全部建設水質凈化處理設施。
水土保持工程。要充分發揮自然修復的作用,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重點推進莒縣國家水土保持重點縣、五蓮國家沂蒙山區水土保持項目縣和國家坡耕地治理試點縣等工程。
現代水網工程。加快構建“兩水并用、三橫四縱”的現代供水網絡。“兩水”是指常規水源和非常規水源、市域內水源和市域外水源;“三橫”是指已建成的日照水庫向市區供水工程,在建的“沭水東調”工程,將要實施的陡山水庫及潯河向嵐山調水工程;“四縱”是指已建成的日照水庫向嵐山調水、巨峰水庫向嵐山供水、馬陵水庫和戶部嶺水庫并網調水工程,將要建設的長城嶺水庫與龍潭溝水庫并網調水工程。
河道綜合治理工程。集中組織實施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20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重點推進沭河、傅疃河、繡針河、洪凝河等骨干河道綜合整治;積極配合推進沭河治理工程,努力打造成“防洪、景觀、生態”三位一體的水利風景線。
農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繼續推進四個區縣的農田水利項目縣建設,五年新建41處中小型灌區,努力建立長期、穩定的農田水利灌溉保障體系,確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萬畝;進一步加強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五年內規劃建設1000處小型抗旱水源工程;繼續推進大中型水庫灌區節水改造,加強替代水源工程規劃建設。
水庫增容加固工程。“十三五”時期,重點實施列入國家規劃的“江河湖庫”綜合整治工程,新建12座小型水庫;完成青峰嶺水庫溢洪閘及6處攔河閘除險加固工程,爭取完成1000座塘壩除險加固與生態治理任務。組織實施海洋城、山海天等重點部位海堤加固工程,逐步構建沿海高標準風暴潮防御體系。
農村飲水提質改造工程。堅持“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加快實施農村飲水提質改
苦戰三年,擁抱“升級版”綠水青山。可以預見,隨著林水會戰戰略進程的開啟和走向深入,廣大市民將會享受到“碧水森林環繞城市、城市回歸生態自然”的美景,日照這座城市也將更美更靚,更具活力,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