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建 攝影報道
故鄉的集市相隔五天一次,不同的集日按照農歷,逢五排十或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依次排好日期,集市的分布雖密集但并不會沖突,因此許多商販可以不停地趕四集,并以此為職業。鄉村集市一般依托比較繁華的村鎮,就地安排在附近河道、樹林里,周圍村子離的最遠的也就是五六里地,鄉鄰間結伴而行,路上說笑著閑話不急不慢地走,很快也就到了。
集市是十分接地氣的民間聚會,也是物資交易的盛會。農村山上、地里、菜園子里產的各種林果、糧食、蔬菜,各種條編、竹編、農具手工制品以及生產工具,花花綠綠的衣服、布頭、鞋帽、廉價化妝品,還有牛羊豬仔和家禽,也可以給孩子買到糖塊、零食和玩具。總之,這里是農民把土特產變賣提現的銀行,也是采購生產、生活用品的大賣場。
集市聚集了社會各色人等,有鐵匠、木匠、剃頭的匠人,也有拔牙鑲牙的、說書唱戲演雜耍的,有各種商販,也有要飯的、算命打卦的。人們聚在一起交易買賣,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即使談不攏價格也不惱,“買賣不成仁義在”嘛!大家遵循約定成俗地域性的風土人情和習俗規矩,公平交易,相安無事。集市上親朋故人間相遇,總有說不完的家長里短,或托人給孩子提親,或聽一出戲、一回書。天近晌午的時候,路近的會往家趕飯時,路遠的就在集市的飯攤買塊豆腐或羊雜碎湯,拿出自帶的煎餅美美地吃上一頓。
集市是農村里最生動的生活舞臺,從牽著大人的手趕集的孩童,到上了年紀趕閑集打發日子的老人,他們在這里演繹著最凡俗、最生動的人間煙火,讓日常乏味而窮苦無聊的日子變得有滋有味,也讓遠在他鄉的人魂牽夢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