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森林步道通過穿越山脈和典型森林,將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風景、歷史文化區域用步道的方式連接起來,形成長跨度、高品質的帶狀休閑空間,帶動偏遠地區經濟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民盟貴州省委副主委、貴州大學林學院院長丁貴杰建議,加快國家森林步道建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歐美國家近百年的成功實踐表明,國家步道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形象的重要組成元素,是肩負著生態教育、遺產保護、文化傳承、休閑服務、經濟增長等諸多使命的自然與文化綜合體。
丁貴杰說,2017年國家林業局公布了首批國家森林步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地方政府也將其視為進一步推動區域和鄉村發展的重要抓手。這5條國家森林步道全長超過1萬公里,包括秦嶺、太行山、大興安嶺、羅霄山和武夷山,但是缺少貴州、云南、四川、西藏等西部省區。我國西南是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也是貧困人口集中區域。若在這些區域普及國家森林步道,既有利于生態保護,又能促進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
“國家森林步道具有國家代表性,能塑造國家良好形象。同時,能拓展森林旅游發展空間,滿足大眾在新時代下走進森林、體驗自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帶動沿途鄉村的振興與發展,實現森林惠民。”丁貴杰認為,當前推動國家森林步道建設正逢其時。
丁貴杰建議,做好國家森林步道建設的頂層設計,由林業部門牽頭編制《全國國家森林步道發展規劃》,確保國家森林步道健康有序發展。盡快啟動每條國家森林步道的總體規劃編制。同時,加大國家森林步道的投資力度,加快建設進度,并將貴州、云南、四川、西藏等有地域特色和生態優勢的西部省區納入國家步道建設范圍。
(中國綠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