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蓮縣許孟鎮薛村,有這么一個家庭,妻子為了帶上體弱多病的父親和有精神病的姐姐出嫁,三十五歲才結婚,丈夫對岳父、妻姐視同親胞,一家七口人和睦相處。他們一家人孝老愛親的感人事跡被當地人傳為佳話。
妻子臧傳美,1971年出生,今年43歲,原籍諸城市人,她人長得漂亮,又勤快能干,是許多小伙子心中理想的對象。可是臧傳美“要帶著父親和姐姐及姐姐的孩子出嫁”這個條件,成了諸多追求者心中最大的顧慮,父親臧運青體弱多病,姐姐婚后生了女兒,得了精神病,丈夫拋棄了她們母女,她只好帶女兒回了娘家。如此重的家庭負擔,使臧傳美的婚姻一直拖到三十五歲,她等到了一個愿意和她共同承擔責任的這個人——鄭召杰,他們于2005年11月結婚了。
鄭召杰,1972年出生,今年42歲,喪偶,前妻留下一個男孩,當時才11歲,11歲的孩子對繼母有天生的抵觸心理,對繼母做的飯菜不是說不熟就是說不愛吃,故意找茬,可臧傳美對兒子視同已出,她知道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內心的苦,她從不和孩子計較,反而更加疼愛,孩子早上上學,她天不明就起來做好飯菜給孩子吃了去上學,下午回家她也早早把飯做好,讓孩子到家就能吃上熱乎的飯菜。衣服整天洗的干干凈凈,日久天長,孩子那冰封的心結終于被她感化,如今母子情深,和睦相處。臧傳美的姐姐臧傳蘭,不但有精神病,還雙目失明,父親80歲了,臧傳美說自己帶父帶姐出嫁,是手足情深,孝道為先,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可鄭召杰能接受臧傳美的條件,并且做得非常優秀,更是為人稱贊。鄭召杰和臧傳美從結婚到現在9年了,他對岳父常年打針吃藥從不心疼錢,為妻姐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也是無怨無悔,更為可貴的是,他對妻姐帶來的女兒徐奎芬視若親生,從14歲一直拉扯到去年11月結婚,親自為孩子置辦嫁妝,主持婚禮,使孩子有了一個好的歸宿,他盡到了孩子親生父親沒有盡到的責任,這一點真不是大多數男人都能做到的。他和臧傳美7歲的小女兒就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我和哥哥都姓鄭(鄭德星、鄭芳),而姐姐姓徐(徐奎芬)呢?”她一直認為姐姐也是父母親生的。
臧傳美的公公鄭光運得了肺癌,經過半年的治療和悉心照顧,于2012年4月不幸去世,享年80歲。她的婆婆鄭荀氏,今年84歲高齡,年老體弱,常年打針吃藥不斷,她對婆婆的悉心照顧不用細說,老人逢人就夸自己有福,攤上了這么孝順、懂事理的好兒媳婦,鄰居們更是有口皆碑。
鄭召杰、臧傳美夫婦不僅家庭和睦,在鄰里互助方面也特別出色,他們夫婦經營著一個規模不大的養殖場,并經營飼料、獸藥。鄭召杰有著十幾年的養殖經驗,對豬的各種病情、治療、防疫技術都基本掌握,達到了獸醫技術人員的水平,方園幾十里哪個養殖戶的豬出現了病情,找到他他都在第一時間趕過去做技術指導,從來沒有收過錢,對新上的養殖戶,不懂技術的免費給予技術支持,資金不足的,他們就先賒銷飼料,等賣了豬再還帳,幫他們渡過難關。
臧傳美,帶父親、姐姐、姐姐的孩子出嫁,三十五歲才結婚,婚后孝敬公婆,視繼子如同親生。鄭召杰,待岳父、妻姐、外甥如同親胞。他夫妻二人同心,孝敬雙方老人,讓三個破碎的家庭重新得到了家的溫暖。大愛無邊,用心搭起了愛的港灣。他們用善良、真情和行動,向我們完美的詮釋了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不愧為當地“最美家庭”之一。2014年2月,臧傳美被評為第二屆孝老愛親型“許孟好人”,同年獲五蓮縣“好媳婦”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