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無憂的自由
1969年12月,張鈺出生于日照莒縣閻莊鎮建華村,鄉親們從未想過,幾十年后,村中會走出一位登上央視舞臺的“名人”。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中兄妹四個,我排行第二。在那個年代,大家的家境都差不多,都很貧困。再加上我們是青峰嶺水庫移民來的,土地很少,更為艱辛。記憶中,父輩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終日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勞作,以勉強維持家中溫飽。”
張鈺覺得,自己的文藝天賦得益于父親。“父親年輕時就喜歡吹拉彈唱,這在那個年代是被看做另類的。我從母親身上繼承的就是勤勞、樂觀和熱愛生活的勇氣。”
因為家境一般,張鈺自小格外懂事。
“小時候每天放學后,寫完作業就去割豬草喂豬、喂兔子。最快樂的事莫過于暑假時和小伙伴們一起,帶著很多小人書,替大人放牧生產隊的大水牛。牛吃飽了會悠閑地在樹蔭下半瞇著眼懶洋洋地臥著,或是愜意地泡在水里,時不時抬頭看看我們……小伙伴們看著相互交換的小人書,旁邊是條河,看書累了就在河邊恣意盡情地嬉戲玩耍,捉魚蝦、摳螃蟹,快活極了!”張鈺笑著說道。
“我覺得小時候自己挺幸運的,也許是那種天生就特別聽話的孩子,不像其他男孩那樣調皮、惹是生非讓父母操心,所以他們對我的管束不是很嚴,從小就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回想起童年的時光和趣事,張鈺話語中透著淡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