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靜海的秋色
初到天津,人生地不熟。“說話口音都不一樣,見到一個日照或山東的老鄉就感到格外親切,因為在天津的老鄉真的很少。”憶起初到天津的經歷,牟善民說道。
“我從日照走出去的時候已經55歲了,這個年紀出去創業的人真不多,一般都是年輕人。但我總覺得要干些事兒,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老子英雄兒好漢。
牟善民將自己性格中的堅毅與魄力也傳給了兒子。作為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小牟畢業后并未接父親的班,而是毅然選擇了自己創業。
“他畢業后留在北京,放棄了央企的正式崗位,自己創辦了一家影視公司,可能多多少少受到我的一些影響。”牟善民笑著說。
牟善民的海棠園,就坐落在天津靜海縣的西北部,交通便利,集生態、觀賞、旅游、效益于一體,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得天獨厚。
“我在天津靜海縣的林海循環經濟示范區內租賃了2000畝土地,主要種植北美海棠,此外還有白皮松、美國竹柳、黃金柳、日本黑松等苗木。目前這里已經是京津冀地區乃至中國北方最大的北美海棠基地。”
之所以會選擇北美海棠,牟善民有著自己的考量。
“北美海棠是山東農科院從美國和加拿大引進的品種,春季賞花、秋季觀果,花開時節,燦若云霞。不同季節,花、葉、果呈現不同的景觀,使得觀賞期可持續整年,是具有很大發展前途的樹種。”
為此,牟善民投資近5000萬,經過幾年的精心選育,北美海棠新品種在園林綠化方面展現了其他樹種無可比擬的優勢和魅力。“近年來,隨著北美海棠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推廣應用,現已大量運用到園林綠化工程中。花期為4月中旬,花色絢麗奪目,花型團團錦簇、美麗動人。在5、6月間,會長出色彩艷麗的新葉,陽光照耀下,有紅楓之美。等到7、8月里,累累玲瓏艷紅的小海棠果掛滿整樹,可一直掛果到第二年春天。海棠果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如多種維生素、有機酸等,能提高機體功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是不可多得的集觀花、觀葉、觀果為一體的觀賞樹種。且它的適應性極強,能耐零下35度低溫,耐澇、耐旱、耐鹽堿,抗風性強,在全國各地均可引種栽培。”提起北美海棠,牟善民儼然是個專家。
“明年打算在苗圃里發展林下經濟和循環經濟,我想在林木下養鵝,因為鵝既能吃草,又能產生有機肥料、產蛋、產肉,很是實惠。”牟善民笑著說。
2014年,牟善民和他的遠大苗木獲《中國花卉報》專題報道,本人先后三次接受天津靜海電視臺專訪,其一手打造的靜海“海棠節”更是被《天津日報》等多家報刊相繼報道。
海棠花開,如霞似錦。2015年4月20日,天津市(靜海)首屆海棠節在林海循環經濟示范區遠大園林公司拉開帷幕,十多萬株北美海棠競相綻放。紅、粉、白三色的海棠花如云霞一般,從4月下旬開始至5月上旬,“凱爾斯”“舞美”“絢麗”“紅寶石”等11個品種的1600多畝北美海棠競相開放,極為壯觀,吸引了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眾多市民前去觀賞游玩。
此次海棠節是2015年林海經濟示范區發展生態休閑旅游的內容之一,也是林海經濟示范區第一次以景點的姿態對外開放。
示范區有31家企業,真正能搞旅游的,也就兩三家,而牟善民的海棠園,是其中最適合的。“因為我選擇種植的花木品種,符合生態園的終極目標——旅游。”牟善民笑著說。
未來,牟善民打算將自己的綠色事業版圖擴展到北京。
“‘播綠’不僅能美化環境、拉動旅游,還能有效抑制霧霾,從各個方面都很符合國家的政策和整體規劃。政府相關部門也為我們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和優惠政策。下一步,計劃在北京也打造一個‘海棠節’,使其成為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閑游玩的新去處。目前土地方面,當地的政府已經選好了地址,正在物色合作伙伴。”牟善民說。
“在老家日照,現在用于園林綠化和海邊綠化的北美海棠樹種還很少,我準備把這個優良的品種介紹回老家,讓廣大的日照市民也能春天賞花、秋天觀果,讓嫵媚的海棠花把日照的海邊、城區打扮得更加美麗多姿,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美化我們的日照貢獻一份力量!”
創業者的腳步,永不停歇。從日照到天津,從天津到北京,牟善民的創業之路,走得踏實而又堅定。播一片綠意,收獲一份燦爛與希望。期待不久的將來,牟善民能攜手他的“海棠節”亮相首都,花開時節,絢動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