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開局謀新篇。
在2月25日召開的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工作會上,日照開發區作出了聚焦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奮力打贏全區加快發展的“翻身仗”的決策部署,擂響高質量發展的鼓點。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召開,在全省迅速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吹響山東向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作為全市經濟發展主戰場,日照市惟一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責無旁貸,必須凝心聚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示范區。
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示范區,要突出發展第一要務,質量第一要求。新的一年,日照開發區將緊緊扭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堅持“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頭號工程不放松,瞄準央企、500強企業、跨國公司等大企業,聚焦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高端裝備制造等“10大產業”“四新”項目進行招引,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既堅持增量崛起,又關注存量優化,加快企業技改步伐、鼓勵企業新上生產線,把傳統產業改造好,將落后產能淘汰掉,爭取跑出一個高質量的“開發區加速度”。
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區,要注重發揮新優勢,展現新作為。日照開發區靠海臨港,港口優勢突出,區位優勢明顯;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漿紙及印刷包裝、糧油食品等產業集群,經濟底子較好;職員制改革率先在開發區鋪開,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等改革相繼展開,體制機制更加靈活,這些都是開發區的優勢所在,且有些優勢是周邊區縣無法比擬的,工作中要善于借力借勢、揚長克短,同時繼續向改革的深水區挺進,向改革要發展、要效益,繼續發揮“發動機”“火車頭”作用。
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區,還要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對于開發區來說,土地、資金、科技、人才是制約發展的主要瓶頸所在。土地方面,去年以來,開發區通過村居改造、低效閑置土地整治等措施,騰空或盤活了部分土地,下一步,要繼續在土地集約節約利用上下功夫,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投資強度。資金方面,要加速膨脹經濟總量,創新投融資模式,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加大對上爭引力度,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科技人才方面,要加大招科引技、招才引智力度,建設更多載體平臺,同時加快高層次人才創業園、人才公寓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大本地人才培養力度,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區,更要提升注重執行力提升,激發廣大職員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干出亮點工作、爭創一流業績。“人無壓力輕飄飄。”今年,日照開發區將繼續甩起督查鞭子,圍繞落實工委管委決策部署落實情況、重點工作推進情況等加大督考力度,層層量化、壓實責任,倒逼各項任務目標有效落實。強化考核結果運用,獎罰分明,重獎重罰。健全完善干部容錯糾錯機制,為敢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負責的干部負責。真正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牟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