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作為理論工作者,必須學習和深刻理解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以理論自信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他指出,這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5年來,黨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用七個“堅定不移”闡釋了5年以來的工作成就:即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的三個“意味著”表明了改革發展呈現前所未有、活力迸發的良好態勢。
中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應深入分析和準確判斷當前世情國情黨情;應胸懷“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應增強憂患意識,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難和挑戰;應秉持沉著與實干,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實現實踐基礎上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充分重視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我們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鞏固了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理論工作者必須強化陣地意識,弘揚主旋律,卓有成效地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同時,面對西方意識形態對馬克思主義的西化、分化、淡化,沉著應戰,敢于亮劍,善于發聲,這是理論工作者理論自信的應然狀態。
充分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歷史表明,理論自信源自實踐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講話中指出,我們黨是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的黨,強調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理論工作者必須面向新的時代條件,理論回應實踐,回應歷史性變革,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思考,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上來思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進行思考,得出正確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建構是理論工作者充滿理論自信的理論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開辟是理論工作者充滿理論自信的實踐土壤。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把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一起來。理論工作者必須順勢而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充分重視“兩個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講話中強調,黨的理論建設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蘊含著兩層涵義:一是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本質,實踐創新催生理論創新,理論創新要以實踐創新為基礎。二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從我國改革發展的鮮活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必須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能背離這個基礎。只有用好黨的思想利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才能破解改革發展中的難題;只有真懂真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理論工作者才能滿懷理論自信投入到理論創新的工作中去。
有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在這次講話中強調,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狀況與其研究者堅持什么樣的世界觀、方法論緊密相關。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原理,為我們研究把握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各個領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觀、方法論。“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新發展理念等,處處閃爍著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光芒,為我們理解中國的歷史與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成績與不足、機遇與挑戰等實踐難題提供了解決的方法和途徑。
(秦琳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