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人口、居民生活與社會保障
人口繼續保持低速增長。公安戶籍年報數據顯示,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288.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3.22萬人。人口出生率10.15‰,人口死亡率7.85‰,人口自然增長率2.30‰。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283.43萬人。
城鎮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年末城鎮單位在崗職工20.19萬人,下降1.9%;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工資總額80.27億元,增長5.7%;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9924元,增長9.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7元,增長13.5%。其中,工資性收入18045元,經營性收入2706元,財產性收入414元,轉移性收入3133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4458元,增長4.9%。其中,食品支出4602元,增長9.7%。年末每百戶城市居民家庭擁有彩電122臺,冰箱105臺,洗衣機91臺,空調器86臺,微波爐41臺,摩托車40輛,固定電話42部,移動電話216部,家用電腦83臺,互聯網用戶63戶,家用汽車40輛。
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026元,增長14.5%。其中,工資性收入5000元,增長24.2%,家庭經營性收入3983元,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295元。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896.5元,增長12.5%。年末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彩電103臺,家用電冰箱83臺,洗衣機61臺,電腦21臺。
城鄉居民居住條件繼續改善。年末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6.14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36.63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全年新開工保障性住房16778套,竣工8675 套(含往年結轉項目),完成投資26.1億元。有850戶住房困難戶被確定為2012年度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的發放對象,每戶補貼標準為7.8萬元。加快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共完工及在建農村住房16268戶,危房改造7757戶,累計完成投資27.23億元。自2006年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以來,已發放廉租住房補貼1462萬元,解決了8856戶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其中2012年2178戶,平均每戶補貼2048元。
積極推進就業工作。全面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833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3709人,困難群體再就業206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869人。累計實施各類培訓40972人次,年末登記失業人員1303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4%,低于年度控制目標1.1個百分點。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共招募93名“三支一扶”志愿者到基層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89.9%。
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全市城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20481人、826249人、164041人、282292人和224468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67300人、88950人、6842人、39298人和37151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服務能力大幅提升,44.68萬60歲以上的農民全部按時足額領取了基礎養老金,參保繳費人數達110萬人,收取參保費4.4億元。
社會救助事業穩步發展。全市救助管理站3處,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1處。年末共有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86個,收養7581人。社會福利企業22個,安置殘疾人員634人?,F有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55個,總床位數達到7447張,集中供養率71.3%,五保集中、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每年2800元和2000元。全年福利彩票發行額達4.19億元。
群眾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由每人每月950元上調到每人每月1100元,小時最低工資由9.8元調整為11元。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逐步提高。城鎮保障人數1.26萬人,平均月保障標準達到每人350元,人均月補助210元,提高18元。農村年人均純收入低于2000元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保障范圍,保障人數89668人,年保障標準提高到2000元以上,人均月補助115元,基本實現應保盡保。連續8年調整企業養老金,全市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月人均達到1817元。
平安日照建設和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全年刑事案件立案件數7359件;破獲各類刑事案件4246起,增長34.1%。全市 “兩搶”警情在近年連續下降的基礎上,2012年又下降11%。各類生產安全事故680起,死亡人數148人,分別下降3.3%和1.3%。
注:1、本公報數字主要是年快報數或初步統計數,最終數據以統計年鑒為準。
2、公報中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為現價,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
4、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和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