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帥
現場直擊:
煙波浩渺、天空湛藍,一望無際的黃海海面上風平浪靜,海平面之下,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座大型養殖網箱內,數以十萬計的三文魚正在箱體內肆意游動、進食,蔚為壯觀。這里是位于黃海冷水團的“深藍1號”全潛式智能網箱養殖現場。
今年7月,首批三文魚魚苗被投放到箱內,在適宜的自然環境中健康茁壯成長兩個月后,目前已經長到了1—2公斤重。預計明年年初成熟的三文魚就將收獲,屆時通過抽魚泵把魚從“深藍1號”運到養殖工船,優質新鮮的三文魚就可以擺上市民的餐桌。黃海冷水團深遠海智能化生態牧場經過多年的培育終于臨近豐收。
新聞縱深: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域面積達到6000平方公里的日照,自古以來就把海洋作為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新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新舊動能轉換進程的不斷深化,現代海洋產業漸成氣候,成為我市加速發展的一股新興力量,不斷迸發出巨大動能。
在此過程中,海洋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全市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其中,海洋牧場建設富有成效,海洋生態建設國家級成果豐碩,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在全國推廣——— 這幾項工作均走在了全國前列。
我市規劃了“三大片區、一百萬畝”海洋牧場,倡導海面、海體、海底多層次生態立體養殖模式,總面積已達65萬畝,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3處、省級海洋牧場示范項目11處,打造了游釣型、投礁型、裝備型、田園型、底播型五種類型海洋牧場。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離岸深水海域開發試驗,建設了全國首個黃海冷水團深遠海智能化生態牧場。
與此同時,海洋新興產業培育提升的節奏不斷加快。其中,在海洋化工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潔晶集團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級褐藻酸鹽、印花糊料等產品生產商,年產能達1.25萬噸,產品40%以上出口;是國內唯一一家從海帶中提取各種目數的天然甘露醇和全國同行業唯一通過GMP認證的精碘生產商。在海洋生物醫藥業領域,潔晶集團也取得不俗成績,是國內唯一的巖藻多糖硫酸酯規模化產業化生產企業,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抗腫瘤、降血酯、治療心腦血管、腎臟疾病等新型海洋藥物和健康食品,同時作為功能性保健食品原料出口到美國、日本等國家。海水利用業扎實起步,山鋼日照精品鋼基地的海水淡化項目規劃處理能力6萬噸/天,一期工程達到2萬噸/天,年節約新水700萬噸;日照水務集團(日鋼集團)海水淡化項目規劃處理能力10萬噸/天,一期工程5萬噸/天。
除此之外,在海洋裝備制造、海洋船舶工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現代海洋產業領域均實現穩步發展——— 近年來,我市海洋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初步形成了各大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記者手記:
如同大海的浩大無垠,依托大海而興起的現代海洋產業也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極其美好的發展前景。
因此,把發展海洋經濟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部分,在“港產城海”融合發展上拓展新空間,構建人海和諧、具有日照特色的海洋經濟發展新格局,是今后一個時期海洋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
在此過程中,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市海洋傳統產業比重過大、海洋資源依賴型產業所占比重較高等短板,堅持以高質量和高效益為根本,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著力提升海洋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培育形成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日照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必將不斷結出累累碩果,成為現代化海濱城市建設過程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