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惠雪燁 通訊員 王田 安釗
7月初,日照市嵐山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受理了這樣一項業務:位于高興鎮的山東圣克萊爾新能源有限公司,因高鐵項目占地,需要在新廠址上建設標準化廠房,但僅辦理土地使用證就需繳納近600萬元土地出讓金。
如此巨大的資金投入,讓這個起步不久的高新技術小微企業陷入困境———拿不到銀行貸款,辦理不了土地證,沒法繼續生產。
此時,日照市嵐山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向前一步,經過前期嚴格細致的調查評審等程序后,為其申請銀行貸款提供土地證辦理前階段擔保。目前,500萬銀行貸款已審批,很快就下發到該公司。
山東圣克萊爾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嵐山區融資擔保服務小微企業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小微企業面臨著嚴峻的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如何破解這些難題,激活這些經濟社會發展細胞,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步伐?
嵐山融資擔保公司充分履行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準公共服務職能,創新優化服務模式,拓展豐富產品體系,推動融資擔保和企業融資需求無縫銜接,努力打通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位于碑廓鎮的華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辣根為主的小微企業,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等國家,并計劃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然而突如其來的擔保債務危機,讓該企業幾近陷入停產破產境地。接到擔保業務申請后,嵐山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經過細致調查得出結論:這家擁有員工30多人的食品企業生產形勢良好,存量貨源能夠作為抵押,符合擔保條件。于是,為其擔保申請了200萬元銀行貸款。
為將這種“個享金融”推廣為“普惠金融”,讓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業和“三農”,嵐山融資擔保公司在全區8個鎮(街道)設立了融資擔保工作站,實現區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向鎮域延伸,建起了一刻鐘融資擔保服務圈。工作站主動上門,面對面了解鎮域范圍企業資信、生產經營和融資需求等情況,深入申保企業現場,實現“企業零跑腿、擔保送上門”。
針對小微企業和“三農”輕資產、少資產的特點,該區不斷豐富擔保業務品種,建設“融資擔保工廠”,豐富借款類擔保業務品種,打造富有嵐山特色的“興嵐擔保貸”主品牌,以及“茶業貸”“漁業貸”“木材貸”“五金貸”“橡塑貸”等行業子品牌。對巨峰鎮日照市御園春茶業有限公司200畝無性系茶樹育苗大棚建設、高興鎮山東冠清茶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二三產融合項目分別提供了200萬元、300萬元的擔保資金支持……一項項擔保項目,激發了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活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帶動全區產業良性發展。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嵐山區累計完成擔保業務217筆,擔保額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