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訊(記者 史樹梅)1月17日下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軍在參加政協經濟界討論時強調,要主動適應,準確把握,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實體經濟轉型發展。
在認真聽取了部分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后,楊軍指出,“十二五”期間,尤其是剛剛過去的2015年,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困難,市委、市政府及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應對措施,在困難比預料的要多的情況下,取得了比預想的還要好的成績。全市經濟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但也穩中有憂。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咬定發展不放松,奮力拼搏、攻堅克難,努力在新一輪發展中把握主動、贏得先機。
楊軍要求,要結合日照實際,認真落實中央提出的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和“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提升應對經濟下行、抗御風險能力,形成持續穩增長機制。要發揮好我市產業和港口、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優勢,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要重視本土企業發展,認真落實降成本政策,實施精準幫扶企業脫困。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更多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落地。要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打造創新創業、開放發展和金融服務的良好環境,提升市場和政府的效能。要積極搭建用好創業大學、園區等創新創業平臺,爭取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日照片區、綜合保稅區、中韓(日照)產業園建設。要增強誠信意識,加強銀企對接,營造誠信規范的信用環境、金融環境。
楊軍強調,要更加關心、支持和幫助企業家,切實發揮好市場主體作用,發揮好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黨委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要主動為企業服務好,幫助企業解難題、渡難關。廣大企業家要充分用好當前的國家戰略機遇、政策機遇,以及日照市“十三五”期間的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機遇,大力發揚迎難而上、自強不息的實干精神,努力克服各種困難,贏得發展的主動權,為推動日照經濟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