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名單日前公布,莒縣成功入圍。試驗任務主要包括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移制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臺,以及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健全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等。
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省級地下綜合管廊試點、省級第三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8個“國字號”“省字號”試點,是莒縣堅持把新型城鎮化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空間和潛力,以試點創建打造新型城鎮化發展亮點,擂響了莒縣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
去年11月,莒縣被山東省列為2019年四星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成為全省11個首批試點縣之一。莒縣圍繞“優政、惠民、興業、強基”,以建設“數字莒縣”為目標,建立1個城市大腦、3大智慧板塊、N個智慧應用的“1+3+N”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體系架構。
通過政務服務平臺查詢辦理流程、申報材料,實現有關業務網上辦理;研發推廣出入二維碼識別登記系統,使“線下”紙質登記變為“線上”登記反饋,推動疫情智慧防控新模式;實現線上健康咨詢、預約掛號、診療、在線查詢報告和院內檢驗、影像等檢查數據共享……這些智慧化的應用場景對莒縣人來說已經不再陌生。
在莒縣便民服務中心自助政務服務體驗中心,26臺自助服務機24小時“不打烊”,辦理包含政務服務、行政審批、不動產登記、稅務服務等多項常辦事項的業務。同時,莒縣建設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式受理系統,所有事項均可通過一窗受理系統實現“網上辦”。8月份正式運行以來,系統共叫號3095件,辦理事項2015件,咨詢119件。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數字政府高效運行、數字惠民廣泛便捷、數字經濟提速發展……智慧城市的“莒縣實踐”初現規模,圍繞落實“數字山東”建設要求,莒縣深化數據“聚、通、用”,全力推進數據共享、數據返還常態化機制建設,全力打造智慧城市“一朵云”資源共享格局,“一窗受理”、不動產登記等22個數字平臺資源上云。
堅持“新理念、新生活、新業態、新模式”,全力沖刺綠色、海綿、智慧、宜居的現代化新城,莒縣——
以創建綠色生態示范區為契機,高標準建成店子河濕地公園、屋樓花海景區,西部建成沭河濕地公園,中部建成38公里沭東生態綠道,全部完工后新城綠地率達55%以上。
結合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在沭東新區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標準,通過設置雨水收集系統、透水建材鋪裝、下沉式綠地,實現雨水資源的收集、凈化和利用,提高水源涵養能力,改善新區生態環境。
以省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為抓手,建成振東大道等地下綜合管廊,實現地下空間的節約集約利用。
將智慧、生態、海綿等理念融入城市建設,編制沭東新區綠色生態專項規劃、空間風貌體系規劃、水系連通規劃、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15項專項規劃。省級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期間,莒縣共建成振東大道、青島路等9條道路約15公里地下綜合管廊;省級海綿城市試點期間,莒縣共實施信中路、莒州公園、沭東綠廊、民主溝等海綿型道路、公園綠地景觀建設,建成海綿區域9.55平方公里;四年城市建成區面積從31平方公里拓展到5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9.53個百分點。
試點筑良巢,引來金鳳凰。沭東新城34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1億元,莒縣二中新校區等18個項目建成啟用,沭東綜合體、全民健身中心等10個項目主體完工,諾博特機器人、Zigbee智能家居等一批“四新四化”項目先后落地。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惠雪燁 通訊員 張建鋒 王立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