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侯慶萍
4月18日,記者從三莊鎮下卜落崮村看到,村內運輸車輛往來穿梭,河道里,挖掘機正揮動著臂膀將山石清除并裝車拖走,新建的護岸雛形初現。“正在施工的是窩疃山洪溝防洪治理工程,受地勢陡峭等因素影響,每次遇到強降雨來襲,洪水都會從上游奔瀉而下,給沿岸村民的安全帶來很大威脅。”東港區水利局建設與工程管理科科長楊祥林介紹說,沿河而居的不僅有下卜落崮村等7個村的村民,龍門崮風景區也分布于此。
“祖祖輩輩都盼著能把這個山洪水治理治理,打我記事起,一到下雨天,大家就提心吊膽,睡不安穩覺,去年8月份下的那場大雨,把我家的菜園全都沖了。”如今,看著工程如火如荼的建設,64歲的村民胡宗正滿心期待。
如何制服“洪水猛獸”,將山洪水變害為寶?東港區以林水會戰為契機,從2月份開始,高標準推進窩疃山洪溝防洪治理工程,以補齊防洪短板。“工程位于龍門崮風景區的上下游,治理河段長2.6km,項目總投資1030萬元,將對干支流筑堤0 . 77km,新建、維修攔砂坎10座,新建防護墻1處,治理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提高防洪能力,并與已建成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相結合,形成所在小流域較為完善的山洪災害防治體系。”楊祥林說,目前,工程已完成投資500萬元。
“現在,汛期一天天臨近,我們必須趕在汛期到來前,完成工程建設,以降低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同時,通過工程建設,將山洪溝打造成以防洪減災為主,集涵養水源、生態保護、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景觀河道,以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楊祥林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工程在進行防洪減災治理的同時,結合生態建設,對兩側河岸進行生態防護,將漿砌石重力墻護岸、聯鎖式生態護坡及生態平臺護坡3.73km,并在河道內建設多處重力壩和攔砂坎,涵養水源,增加蓄水量,改善周邊的生態環境。
不僅如此,該區將上游河段的山洪溝治理與龍門崮景區改造升級相結合,以求在提高防洪標準的同時,將該片區打造成為山水相依錯落有致、林茂景美清新怡人的宜居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