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五蓮訊(通訊員 王曉鵬)五蓮縣財政局緊緊圍繞“工業強縣、生態富縣”戰略部署,牢固樹立“主動向前一步走”理念,切實轉變財政職能,突出財源建設重心,全力做好零距離、全方位、全時段服務企業工作,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取得較好成效。上半年,全縣財政貢獻前30家企業,累計完成地方稅收27503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51320萬元,占比達到80.1%。
做強服務力量。整合科室資源,成立財源建設、對上爭引、融資、招商、服務保障等八條工作線,集中業務骨干力量,實施分線作戰,全力培植壯大財源。設立財源建設辦公室,發揮總牽頭作用,強化政策制定落實及協調調度分析,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單設稅政科,發揮專業化作用,嚴格保證上級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通過集中學習政策文件、走出去走上去學習交流等方式,促進涉企人員擴眼界、提境界,進一步強化主動服務意識,積極提高工作效能,用心打造優質、高效服務隊伍。
做實服務措施。制定出臺《五蓮縣關于加強財源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五蓮縣財源建設辦公室工作職責》等措施辦法,實施科室分口包聯行業制度,綜合運用財政政策工具,有效撬動各經濟發展要素提質增效。一方面,通過貸款貼息、股權投資、風險補償等方式,集中扶持產業發展薄弱環節,加快技術創新、產業創新、管理創新,激發產業發展內生動力;另一方面,大力加強“政銀?!焙献?,引導鼓勵金融機構擴大企業貸款范圍,最大限度提高貸款額度,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上半年,撥付各項獎補資金3700余萬元,助推企業做大做強;籌集資金1.94億元用于產業引導,加快推進白鷺灣科技金融小鎮和海吉爾家電、華斯特林機電產業園等項目建設。
做細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建立財源建設信息平臺,公開發布支持企業發展政策信息,并將全縣企業細化為車輛裝備制造、石材建材、輕工紡織、生物化工、橡塑、食品加工、商貿物流、建筑房地產和金融保險9大產業,免費發布企業基本情況、主導產品、供求信息等,促進企業政策共享、信息互通、資源互補、市場共拓,融合發展。
做精服務政策。始終注重企業長效發展,把地方財政貢獻前20名重點工業企業、10家“潛力股”企業,納入重點扶持對象,以問題為導向,深入剖析制約企業發展瓶頸,實施一企一策,精準高效幫扶,力促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實行項目庫管理,以財源建設平臺為依托,及時掌握財源對象動態,推動服務企業科學化、信息化、系統化。同時,主動深入企業一線,摸清企業發展真實需求,潛心研究實施有針對性、接地氣的政策,真正把服務做到企業心坎上。
做優服務環境。有效運用PPP模式,加快推進全縣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營商環境?,F階段已梳理涉及養老養生、生態環保、醫療等10余個領域,概算投資額近200億元的30余個PPP項目,進行儲備推介。全域旅游、城東片區道路建設、城北片區道路建設等10余個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概算投資近40億元,成功運作后,將全面提升五蓮縣城市發展載體功能,為招商引資、產業自主發展創造積極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