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嵐山訊(通訊員 李玉偉)今年以來,嵐山區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推動主要產業發展模式轉型升級,積極協調大項目盡快落地投產,圍繞產業鏈建鏈補鏈加快落實產業招商,想方設法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興動能,加快促進新舊動能轉換。上半年,嵐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59.53億元,同比增長11.2%,增幅居全市各區縣第一名,新舊動能轉換升級為經濟發展帶來活力。
圍繞支柱型產業,優化提升傳統動能。圍繞鋼鐵、石化等產業進行建鏈、補鏈、強鏈,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對照全市任務目標,自我加壓,制定了GDP年度增長10%、工業增加值增長20%的計劃目標。扶持支柱型產業轉型升級,日鋼ESP項目生產線、大H型鋼生產線、酸洗鍍鋅生產線處于同行業全國領先水平,山鋼精品鋼基地項目一期一步工程即將建成投產;石化產業正不斷尋求自我突破,由低端產品向精細化工方向加速發展。預計上半年同比增長10.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5.5億元,同比增長17%。
推動大項目建設,蓄力儲備新動能。大項目就是生產力,今年全區共實施重點項目48個,計劃投資279.95億元。為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召開了全區第一次重點項目工作線調度會議,集中研究當前重點項目推進工作,梳理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問題22條,并迅速落實到包保領導和現任單位。上半年,全區重點項目整體平穩推進,完成投資83.59億元,目前,已有日照鋼鐵精品基地、3#—5#ESP無頭帶鋼生產線、嵐橋劣質油加工及油品升級項目等21個項目開工建設。
謀劃未來產業布局,深層次招引高端項目。依托深水港口資源優勢和目標市場區位優勢,承接產業轉移與推進自主創新,按照六大產業的發展思路,積極“走出去”“引進來”,努力開展產業招商。今年以來,瞄準國字號、中字號企業,先后赴上海、廣州、重慶、菏澤、淄博等地進行招商引資活動:圍繞鋼鐵配套產業,招引了濟鋼北礦高性能磁性材料等產業配套項目,并積極與江蘇中信博洽談一批“吃鋼嚼鐵”項目;圍繞木材產業,引進落地了千年舟定向結構刨花板項目;圍繞中澳產業園建設,引進落地了日照海藍海藻多糖項目,華澳水產投產運營。上半年招引了贏創化工、廣州首聯等石油化工項目或產業配套項目,并積極與東明石化、中碳能源等國內外重點行業領頭企業進行投資洽談,努力引進一批體量大、技術含量高的項目。
加快園區配套建設,搭建新舊動能轉換平臺。謀劃未來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布局產業發展,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全面梳理了2017年至2019年嵐山化工園區道路工程、供水工程、供電工程、供熱工程、污水處理、管廊工程、村居搬遷與安置區建設等七大類80億元建設項目清單。積極發揮國有公司的融資招引能力,全面深入開展配套建設工作。目前,鋼鐵配套園區路網建設全面鋪開,化工園區東區供汽、西區污水處理廠正開工建設,公共管廊完成規劃和清點工作,山鋼環保線4個村拆遷基本完成,搬遷與安置工作同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