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經濟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文章《日照三變》,從三個維度生動地展示了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的日照發展之變。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干”。近年來的日照之變,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而是一件事一件事地干出來的;不論是發展方式之變,還是城市面貌之變,都源于實干。干,方能促變。
以干促變,需要堅持創新地干。當前,日照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從“蓄勢積能”到“發力超越”的新階段,如果亦步亦趨、循規蹈矩,就永遠不會實現“超越”,只會越拉越遠。要想后發崛起、發力超越,就要靠創新這把“金鑰匙”,把創新作為一種工作習慣、思維習慣,善謀新招數、善用新辦法,找準創新的方向,選準創新的切入點、突破口,以創新之策破解萬事之難。我市近年來的變化,也是堅持創新導向、積極推動創新的結果。東夷小鎮運營僅一年多,就躋身“網紅”行列,原因就在于其開發模式、營銷方式和運營機制的創新,是“生于創新,成于創新”的典型。
以干促變,需要堅持務實地干。日照之變的方向———發展目標、發展思路,已經明確,關鍵是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抓好落實,以實干促城市之變。堅持務實地干,就要有勇于擔當的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去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同時要以工程化、項目化思維,把工作任務抓細、抓實、抓好,從而積小成為大成、積小變為大變。海龍灣生態岸線修復工程的順利實施和推進,不僅體現了“生態立市”的戰略選擇和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使命感,而且也展現了推進工作落實的項目化思維。
“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只要我們“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真干實干、大干快干,就會看到更多的日照之變———變得更加美麗富饒、更加生態宜居、更加充滿活力?。ㄈ照請髽I全媒體記者 楊家德 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