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曹鈺迪 攝影報道
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記者探訪了居住在東港區萃園小區的抗戰老兵張成令老人,聽他講述自己的抗戰故事。
“1945年,我才剛滿18歲,那時候哥哥被日本人殘害致死,我一心想著要給哥哥報仇,不做亡國奴,就報名參了軍。”今年已88歲高齡的張成令雖年至耄耋,但精神矍鑠,面對記者他娓娓道來。
“當年1月我就參加了膠南薛家島戰役,那是我入伍后參加抗日的第一場大仗,繳獲了敵人9只槍,還被評為了戰斗模范。”
張成令參軍以后,參加過抗日戰爭、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大小76次戰役,數次闖過鬼門關,可他卻一直堅信“戰爭勝利就能回家過上好日子”。張成令說:“在抗日殺敵的戰場上,腦袋其實是別在褲腰帶上的。身邊戰友一個接一個倒下,也讓我做好了戰死沙場的準備。”
張成令記不清自己消滅了多少鬼子,但九死一生的抗戰史記憶猶新。他記得距離鬼子最近的時候也就二三十步,他在河灘上跑,鬼子就在河中央用機槍掃射他。如果援兵再晚到3分鐘,他就犧牲了。但他性格剛毅,勇猛不屈,即便整個部隊就剩他一個人活著,也要戰斗到最后一秒鐘。
“有一場戰役只剩下俺和班長兩個人了,老班長一站起來就被敵人打死了,我退到戰壕里,四面八方都是敵人,身邊黑壓壓一片全是戰友的尸首。”張成令老人細細回憶,眼角泛起淚花。也是這一場戰役,張成令一個人在戰壕里狙擊敵人半個多小時,為大部隊爭取了寶貴時間。
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以后,張成令又跟隨部隊到深山剿匪,參加修建防御工事,直到1956年才轉業回鄉。目前,張成令老人已四世同堂,和老伴李文英已攜手走過60年,日子雖然清苦但充滿幸福。
走過槍林彈雨,老人對記者說:“我這一生,參加了抗日,經歷了抵御外辱、光復失地、保家衛國的歷程,這是我最大的光榮,現在國家和平安寧,我感到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