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從“跟跑”到“領跑”,推動高質量發展,最大的動力是什么?
答案是:創新。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敢創新就是敢擔當。只有將創新基因融入發展,政府講創新,企業求創新,全社會重創新,才能在區域競爭中搶占先機、贏得優勢。”市委書記齊家濱如是說。
于是,瞄準新目標、新思路、新路徑,從頂層設計著手,市委市政府不斷深化對市情的認識,積極學習先進城市的經驗,聚力抓好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更好地發揮政府的“推手”作用,讓各類市場主體的創造潛能充分爆發、釋放出來。
謀項目事,念項目經,在招商渠道和引資方式上以創新姿態謀篇布局,成為政府抓創新,主動出擊贏發展的現實選擇。
10月31日,記者來到上海冠卓海工裝備項目現場,只見3#、4#、5#廠房主體、地面、部分設備安裝已完成,1#生活樓、2#辦公樓主體結構已完成,項目建設日新月異。投產后年可實現產值3億元、利稅4100萬元的項目之所以落戶嵐山,正是得益于嵐山區政府的創新招引方式——聘用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家和行業有影響力的專家作為嵐山區招商顧問,推介嵐山優勢,引薦客商來嵐投資興業。
無獨有偶。在東港,從“引鳳筑巢”到“筑巢引鳳”,“拎包入住式”招商正成為該區招引新常態。在莒縣,“以情招商”“以誠招商”貫穿始終,建立了“一個主導產業、一套領導班子、一個實施方案”的“三個一”工作機制。在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創業政策》出臺,將在高水平研發平臺發展、科技型企業升級等十個方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在日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堅持招引項目與招引平臺并重,變單項招引為產業、人才、鏈條等綜合招引,發力“高精尖”,打響了項目“突圍戰”。
對企業來說,創新是贏得市場競爭的不二法門。
“51.4秒生產一臺發動機!”從2012年的90秒到如今51.4秒,一臺發動機的技術變遷,折射出山東現代威亞汽車發動機有限公司的發展軌跡。
依托科技創新,激活了企業發展的一池“春水”。潔晶集團聯合國內外研發團隊共同開發的活性型巖藻黃素、褐藻多酚、多糖新三聯產項目,將建成國內首條規模化生產線,還將打破日韓壟斷多年的市場;Hi世界農樂園著力推進三產融合發展,聚力打造農業“新六產”示范園區;由中國海洋大學牽頭設計,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出資建造的我國第一只全潛式深遠海養殖網箱“深藍一號”,向深遠海要“新動能”……謀劃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通科技創新與企業發展的通道,科技創新提供的發展動力正引領著日照破浪前行。
創新與人才相伴相生、密不可分。日照將“人才興市”提升到城市發展的戰略高度,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人才興市”戰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日照市人才引進政策》以及一系列配套管理服務辦法,建立起涵蓋高技能人才引進、培養、評價、使用、激勵、保障全流程的政策體系,構筑起日照發展的新優勢。
以創新為支點,日照正以新應新、以變應變,在“潮起潮落”中搶抓發展新機遇,蓄積城市“發力超越”的澎湃動能!(記者侯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