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日照訊 2020年以來,五蓮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上級部署要求,認真落實省九大改革攻堅和市“9+3”重點工作攻堅行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全力推進縣域高質量發展,一以貫之全面從嚴治黨,在“富民強縣”征程上取得新成效。
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始終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大力開展“基層黨建執行力提升年”活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意識形態納入年度綜合考核、中心組學習、班子考核、干部述職和縣委巡察重要內容,建立“季度專題研究、年中專項督查、年底綜合考核”全程督考機制,對100個單位黨組織全覆蓋督查。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把黨建納入全縣年度11項重點工作,黨建工作半年觀摩、部門單位半年評議、黨委書記年度述職,成績計入年度考核。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實施“紅色物業+網格化治理”等模式,引導兜底管理106個老舊小區。著力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堅持不懈正風肅紀。落實市委“五破五立”要求,深入開展“學先進強作風優環境”大討論大提升活動,查擺整改問題360余項。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牢牢守住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底線。迅速開展疫情防控。堅決落實“四早”“四集中”要求,主動服務全國、全省抗疫大局,選派10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支援青島。堅決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守牢境外輸入防線,對境外來蓮人員全部做到隔離觀察、核酸檢測和跟蹤健康管理“3個100%”。守牢重點地區來蓮防線,先后選派800余名醫護人員,健康檢查、隨訪管理來蓮重點人員近萬人次,在城鄉設立14處采樣服務點,對重點人員進行全面病毒檢測。
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咬定發展不放松,全力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持續加大“擴強穩”力度,經濟運行持續回暖、穩健上行。全力抓好“六穩”“六保”工作。及時調整完善縣委經濟運行領導體制機制,貫徹落實省、市“六保三促”工作方案,制定落實“十條措施”的意見,推動各項助企政策落地見效。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完成外資到賬同比增長13.4%;招引推進內資項目67個,是年度任務目標的146%。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深入推進全面對接青島。落實對青招商8條激勵辦法,新落地總投資55.8億元的28個青島項目。石材產業園深入推進礦山綜合整治,招引推進總投資14.5億元的項目7個,爭創為全國石材行業綠色發展示范園區。
堅持全域謀劃,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堅持以“五大振興”為抓手,以富民增收為目標,立足縣域東西資源稟賦,聚力推動兩極聯動、融合互補、東西聯動推進全域振興。爭創為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范縣市、第二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省部共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縣暨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縣,成功入選第一批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全域旅游不斷提檔升級。打造全長63公里的“齊魯風情5號路”,形成“田園+步道+溫泉+民宿+驛站”要素齊全、獨具特色的齊魯樣板路。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改善。完成113個村莊集中安全供水及154個村莊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建設,超額完成省市任務目標。300戶以上村莊全部建成農村公廁。新實施“巷巷通”135個村莊,累計完成559個村,實現符合規劃村莊全覆蓋。
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聚力推動攻堅行動。堅持以改革破困局、開新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改革攻堅行動,以提升縣域治理效能為目標,爭引實施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等國家級試點8項,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等省級試點23項,開展自主改革事項126項。順利通過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驗收,創建為全省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范縣。創新建立“農民工實名實登+企業、包工頭黑名單”機制,防范化解惡意欠薪和農民工討薪風險隱患,做法得到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探索創新的“1358”工作法,推進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轉變,做法被水利部推廣。全省首創“信用+容缺”信任審批模式,實施“一業一證”改革試點,推進無差別“一窗受理”改革,深化“一鏈辦理”流程再造,平均審批時限壓縮96%,審批環節壓縮50%。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始終把群眾受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根本出發點,持續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全縣91個省市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摘帽”,10769戶1924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順利通過省級評估驗收。創新實施的互助養老扶貧和“即時幫”長效機制,得到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生態產業扶貧等3項工作,作為全省十五大扶貧創新工作上報國扶辦、財政部。全力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年空氣優良天數超過300天,空氣質量優良率83%。積極推進民生事業發展。實施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建設智慧校園等9項為民辦實事項目。持續改善教育辦學條件,10處幼兒園、大班額防控項目全部完工。接續實施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著力提升分級診療服務水平,進一步強化重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防控能力,爭創為省級健康促進示范縣。實施“村村通”公路窄改寬工程,改造農村公路242公里。持續維護社會穩定。依托“警司聯調中心”“黨員老兵”等平臺多元化調解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98%以上。
(通訊員 李緒業 喬利禎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