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眾網日照官方微信號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幾輛轎車在斑馬線前有序停車讓行,一名身穿軍裝的小伙子快步走過斑馬線之后,對著停車讓行的方向敬了一個板板正正的軍禮。
“當最可愛的兵哥哥遇上最文明的司機,禮讓斑馬線,我為你點贊!”報道下方,網友紛紛評論點贊。如同一名網友評論的那樣,一瞬暫停,停出了文明素質;一個敬禮,敬出了禮節和感動。“兵哥哥“在斑馬線上敬禮,表達對禮讓的致意、對文明的尊重,這是行人與司機共同創造的溫馨畫面。
幾年之前,日照首次啟動“創城“的時候,禮讓斑馬線這個概念還比較新鮮,實施起來也比較有難度。盡管交通法中對禮讓行人有相關要求,不少外地市也出臺了有關舉措,但具體施行起來卻沒那么簡單。讓禮讓成為一種風氣,需要法律約束,也離不開自律自覺,更應該“互相成全”。
隨著創城工作的逐漸推進,如今在日照,“禮讓斑馬線“可以說達成了共識,已經成為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場景。兵哥哥和司機在斑馬線前相互尊重的畫面,就生動詮釋了“你為我駐足,我為你致敬”的感動。
實際上,暖心的安全感和對等的尊重感是彼此激發的——兵哥哥敬的不僅是禮讓,更是共同堅守的道德準則;讓我們感動的不僅是敬禮,更是以禮相待、以行相示、以心相交。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份尊重與感動,正是“以心換心”的完美詮釋。
聯想到現實中,“路怒族”很多,總是跟人“頂牛”,更有甚者控制不住罵人。行人“組團”闖紅燈過馬路,也成為城市交通的頑疾。這些固然有客觀因素,卻也需要合理引導。汽車時代,道路文明的涵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畢竟,一個人的素養是美德,一群人的修為才是進步。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斑馬線是城市文明的一個縮影。從表象上看,斑馬線界定的是人與車的先后順序,實際上它協調的是人與人的和諧相處,構建的是整個城市的文明秩序。這也是為什么有人說,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跟斑馬線的秩序成正比。
一個簡單的點頭示意,一個伸出拇指點贊的動作,或是一個作揖一個敬禮,絕對不是多余的動作,這是在用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向司機和社會傳遞感恩禮讓的素養。相信,每一個被溫柔回應的司機,內心深處都會在那個瞬間,更加堅定地為自己的行為自豪吧!
當經濟社會發展的列車行進至此,人們對文明和價值的呼喚,更需要落細落小落實,體現為具體行動。“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主動伸出實現美好的雙手,真誠禮待他人并由內而外地激發善意之舉,合抱之力就能構筑起社會的精神大廈。
“禮讓斑馬線”的日照,我為你自豪!
(作者:侯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