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到來,粽子作為應季食品進入消費高峰。作為消費者,怎樣才能食用到好的粽子呢?吃粽子又該注意什么?一起來看。
選擇正規渠道購買
粽子分為新鮮即食加工粽子和真空包裝粽子兩種,消費者在購買新鮮粽子時要查看粽葉是否包裹完好,粽葉呈墨綠、黃綠、淡黃都屬于正常,粽體形狀是否完整,確保無霉點、無露米和無變形,若粽子有異味,表明粽子已變質,不可選購。
購買預包裝粽子時要查看標簽是否包含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添加劑、QS標識等信息,不要購買、食用無標簽或標簽信息不全、內容不清晰的粽子。尤其注意真空包裝粽子不應出現破損、漏氣或脹袋等現象。
食用前徹底蒸熟煮透,不要重復加熱
在食用之前應徹底蒸熟煮透,吃剩的粽子不應重復加熱超過1次,不食用餡料已發酸、發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不食用超過保質期的粽子。
特殊人群應合理食用
粽子熱量高,黏性強,食用不易消化,還倍感油膩,因此吃完粽子后就不要再吃肥肉、蛋糕、紅薯、饅頭、油炸食品等,否則會加重脾胃負擔,引起腹痛、嘔吐、積食不消、腹脹、惡心等身體不適。
此外,粽子作為一種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糖尿病、腎病、高血脂、高血壓患者以及老人、兒童應該合理食用,除增加胃腸道負擔外,還會誘發一些疾病。每天過多食用高熱量、高糖分的粽子會使身體迅速肥胖,或者誘發糖尿病、高血脂等疾??;過多食用含有魷魚、鮑魚等食材的裹蒸粽或包有香菇的臺灣粽等含嘌呤多的粽子,容易引起痛風;過多食用含油脂較大的粽子會使皮脂腺分泌增加,引起脂溢性皮膚?。ㄈ缰缧云ぱ住畀彽龋?。
總之,粽子雖為節日中的鮮品,食之不當也會傷人。因此,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貪吃。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強者,也應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對不能及時食用的粽子要注意儲存,避免因自身儲存不當再食用引起身體不適。
(來源:學習強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