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文學、醫學等都是體面又光鮮的專業,而王謙源選擇了采礦工程專業。這樣一個專業,單聽起來就會讓人聯想到所有的又累又苦。
“這是一個艱苦的專業。然而我卻很榮幸選擇了這樣一個專業,讓我認識到,一個人的專業可能會決定你一生的軌跡,但是不能決定你的命運。命運有很多選擇,是不能事先安排的,你的一生是靠逐步努力形成。年輕人可以有夢想,哪一條路都可以走得通。”
既然選擇了,就要走下去,并且要有模有樣地走下去。
1982年,王謙源畢業后被分配到了青海。一年后,王謙源考取了母校重慶大學的研究生。在讀研期間,王謙源就開始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論環境多艱苦,一定親自考察實驗,在不斷完善知識的積累和工作實戰經驗上下足了功夫。
1986年,研究生畢業后,王謙源來到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即青島理工大學前身)基礎課部力學教研室任教,很快被任命為力學教研室副主任,兼實驗室主任。同時受聘兼任環境工程系的學生班主任,一干就是六年,帶出了三屆學生。出色的班主任工作為他贏得了榮譽,1992他被評為全國三育人先進個人,受到倪志福、尉健行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自頒獎祝賀。
1997年,王謙源擔任青島建筑工程學院(青島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這項工作對王謙源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他堅持學習、工作、科研同時抓,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幾年時間,為青島建筑工程學院的教育教學改革工作開創了新局面。
高教研究室的出色工作引起校領導的重視。2000年初,王謙源被派回基礎部,抓基礎教學和基礎學科建設。不到三年時間,在他的帶領下,建設了兩個本科專業,一個碩士點,基礎部也很快改名為數理系和理學院。現在的理學院已成為教學、科研綜合實力位列理工大學前四位的第一梯隊優勢學科學院。
在抓學院工作的同時,王謙源沒有停止對科學的探索,對工程問題的研究。他在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十分關注工程實際問題,一有空就深入礦山、深入現場,這讓他有機會撲捉到最新動向。豐厚的知識積累和敏銳的頭腦也使他能夠發現極易被人們忽略的機會,依靠扎實的研究能力,王謙源逐步成為國內知名的礦山充填技術專家。他主持完成的“玲瓏金礦東山塌陷區錨注聯合治理的研究與實踐”項目,在2004年獲國家黃金總局科學技術二等獎;完成的“高水膨脹材料充填采煤技術”項目2010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為煤礦充填開發的“一種(粉)煤灰矸石充填活性激發膠固料及其制備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01210104932.1)。承擔或完成的充填技術項目有山東省曹莊煤礦、金鼎礦業、山東黃金歸來莊金礦、湖南省周源山煤礦等十幾家,還承擔了青島地鐵土建施工規范等青島市地鐵建設重點研究項目。
在教學研究上,王謙源教授也碩果累累。先后獲得省部級二等獎以上3次,國家發明專利1項,出版專著教材1部。并帶領學院教師將材料力學課程建成山東省精品課程,將力學實驗中心建成省級力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汗水終不會白費。30多年的努力,讓王謙源離他心中堅守的追求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