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步入多元復合轉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堅持“五位一體”建設全面推進、協調發展,才能形成經濟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公平、生態良好的發展格局。
一、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把握“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雖涉及不同領域,有各自特殊的內容和規律,但它們之間是有機統一、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關系。經濟建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態文明的前提和基礎;政治建設就是繼續推進并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法治國家,給每個人的發展創造平等的地位、均等的機會;文化建設就是用先進的價值觀武裝國民,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社會建設就是不斷創新社會管理新模式;生態建設就是提供幸福、健康、宜人的生活環境。
“五位一體”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統一整體。這一戰略布局,是科學發展的總體布局,有原則要求,有政策安排,有舉措方法,更加清晰地指明了中國綠色發展、綠色跨越的道路,為中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提供了重要指導。
二、重點布局生態文明,打造綠色發展新抓手。
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執政黨的總體布局戰略,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歷史性進步,我們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建設對“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特殊意義和作用機制。
第一,低碳循環經濟的發展。低碳循環經濟將顛覆以往的生產方式,其關鍵在于推動能源技術進步,建立起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第二,高科技支撐的發展。高科技支撐發展主要表現在:首先,科技革命大突破,其次,產業革命突飛猛進,再次,產業形態突變爆發,最后,區域經濟新狀態。
第三,主體功能區的建設。主體功能區的重點內容包括區域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與主體功能相適應的區域產業選擇、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區域性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區域內公共服務的供給等。
第四,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在經濟生活中需要大力落實生態文明理念,重點放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發展循環經濟,同時需要建立起完善、統一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三、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動經濟社會雙轉型。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互滲透、互相促進,具有內在一致性,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圍繞引領經濟新常態、貫徹新發展理念,適度擴大總需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開拓發展新思路、新境界,必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不斷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