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崇法
“石溝崖匪穴好堅強,大鹿砦鐵絲網,鐵絲網上蒺藜長;深壕溝、高圍墻,深壕里有地碉堡,碉堡里面敵猖獗;朱逆殺人三千多,人民到處訴哀喪;我軍憤怒發大軍,誓把奸匪消滅光。六團勇士銳難擋,前軍仆后軍上,炸開大鹿砦,砍開鐵絲網,手雷炸毀敵碉堡,刺刀刺進敵胸膛。沖進深壕溝,爭爬圍子墻,奪下炮樓繳機槍,活捉匪首朱信齋。二十萬人民得解放,人民齊聲贊揚,人民高聲歡唱,你是人民的子弟兵,你是常勝無敵的八路軍老六團。”
這是1944年1月石溝崖戰斗之后,一首贊揚我八路軍濱海軍區第六團(即原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六團,被稱為“老六團”,后為三十八軍三三四團)在石溝崖戰役中英勇殺敵的《石溝崖戰歌》的歌詞。這首鏗鏘有力、充滿激情的歌曲,1944年石溝崖戰斗之后,曾在老六團指戰員和濱海軍民中廣為傳唱。如今,時光雖已過去了71年,當我們翻開這首人們已不復記憶的歌曲,仿佛又聽到了石溝崖戰斗的槍聲,看到了勇士們浴血奮戰,生擒匪首朱信齋那勝利的一幕……
負隅頑抗朱信齋搶占石溝崖
1943年,我八路軍展開局部反攻之后,基本掃清了濱海南北殘敵據點,只有朱信齋這股慣匪,盤踞在日照縣西部的石溝崖。
朱信齋原是黃墩一帶的土匪頭子,抗日戰爭初期,拉起一支武裝。在團結抗日的旗幟下,因其主動向八路軍靠攏,1938年8月,我軍將其收編為八路軍第二支隊第四大隊,后改為獨立營,朱任營長。但朱信齋始終匪性不改,與我黨貌合神離。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在國民黨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朱信齋于3月2日公開叛變,投靠了國民黨頑固派,并一手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浮棚山慘案”,一夜之間抓捕共產黨員、抗日干部200多人,殺害了我八路軍派到該營的教導員董振彩、連長山世傳、指導員董憲法,以及日照縣第七區區長范干民、區中隊長胡云廷等20余人,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火焚,還有的被剜眼、割耳朵折磨而死,其慘狀目不忍睹。朱信齋的倒行逆施,使我軍損失了2個區、9個鄉政權和區中隊。之后,朱部又不斷向抗日根據地進攻,燒殺奸淫,無所不為。
1943年7月4日,朱信齋公開投降日軍當了漢奸,他在給日軍的《歸順書》上無恥地寫道:“曩者誤入抗戰,致踏歧途,今則覺悟前非,歸來遲暮。”愿與日軍“締結精誠,同生共死。”初為偽莒縣第三區“防共預備團”,后又改為日照縣偽保安大隊,朱信齋任副大隊長。因他屠殺抗日軍民有“功”,日軍為控制他,特地賞給他一年輕貌美的日本女特務當小老婆。有了日軍撐腰,他更是無惡不作,死心塌地地為日軍效勞,當了鐵桿漢奸。他經常到各地搶糧食,拉牲畜,抓民夫,燒殺擄掠,殘害群眾,僅一年的時間,被他殘害的抗日軍民就有2000多人。許多家庭被他糟蹋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就連他的家人如稍有不滿,他也從不放過。其年輕的三姨太對其大肆屠殺不滿,進行勸阻,被他就地處決。老百姓稱他為“濱海的劉黑七”。
朱信齋料想八路軍決不會與他善罷甘休,早晚要找他清算血債,于是他選擇了地處日照、日北、莒縣三縣結合部,又緊鄰日莒公路,北接五蓮山區,南靠甲子山區,且又有崇山峻嶺掩藏、周圍有8個山頭拱衛的石溝崖作為據點。該據點東與沈疃、西與紀家店子兩個日偽據點相接,構成一道封鎖線,既是莒、日兩縣敵人聯系的咽喉要道,又是敵人安在我濱海區根據地腹心的一顆釘子,它分割了我濱南、濱北根據地,截斷了我濱海南北的通路,對這一地區的抗日斗爭形成了嚴重的威脅。在石溝崖敵據點里,盤踞著朱信齋和其十三、十七、十八中隊和1個特務中隊,共4個中隊,連同偽區政權的反動武裝共500余人。為構筑工事,朱信齋以每人每天5000元的聘金,請來5個日軍指導官進行設計和監視,用刺刀逼迫群眾付出10萬個工日,經4個多月的時間,修成了一座如鐵桶一般堅固的據點。整個據點分南、北兩大圍寨,圍墻1丈多高。每個圍寨四角各有1座炮樓,圍墻以外有堅固的壕溝。每隔3、4步又有石砌的地堡。地堡的一半伸出寬、深各8尺的外壕,外壕中鋪滿荊棘。外壕外面又拉上鐵絲網和鹿砦。兩個圍寨中間的石溝崖村,明堡暗堡密布,火力四面交叉,無一點死角。村莊東、西兩嶺頭上還各有1個大炮樓,構成了堅固的防御工事,既能封鎖全村又能支援兩圍寨。朱信齋揚言:“這樣的工事萬無一失,八路軍的本事我知道,只要弟兄們堅決抵抗,我朱信齋命大,自有辦法!”
為民除害
老六團擔任主攻
為掃除濱海根據地的障礙,使甲子山區20萬人民不再受到騷擾和殘害,1944年1月,濱海軍區黨委和軍區首長作出了拔除石溝崖朱信齋偽據點的決定。濱海軍區司令員陳士榘多次研究作戰方案并進行戰術推研。決定采取強攻戰術,用二至三天時間分3次戰斗,拿下這個據點。參戰部隊有濱海軍區第六團、第十三團、濱海支隊教導團、特務團和莒中獨立營等。六團為主攻;莒中獨立營和教導團分別在石溝崖東、西兩側構筑陣地,阻擊自日照和莒縣來援的偽軍;十三團和教導團一部為預備隊。陳士榘司令員和代政委劉西元(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亦親自到前線指揮這次戰役。
擔任戰役主攻任務的濱海軍區第六團,原為八路軍一 一五師六八六團,是一支身經百戰的老紅軍部隊,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老六團”。贛榆戰斗后,六團移防到日照縣的草坡、團山子一帶,時值八路軍擁政愛民月開始,六團指戰員聽到群眾對朱逆的血淚控訴,無不怒火滿腔,請戰書如雪片般飛到團首長手里。戰士們誓言要“殺豬(朱)”過年,為犧牲的同志們報仇雪恨,為甲子山區20萬人民解除切身大患!
1944年1月21日晚(農歷臘月二十六),在夜幕的掩護下,我參戰部隊在團長賀東生(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政委吳岱(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的率領下,冒著刺骨的寒風,分別從草坡、團山子、址坊等地出發,經一夜急行軍,天還未亮即到達石溝崖,將敵人團團包圍起來。六團的戰斗部署是:由四連、八連奪取西炮樓;六連1個排奪取東嶺炮樓;占領制高點后,由二營殲滅石溝崖村內之敵,將敵南北分割、攔腰斬斷;然后,由一、二營圍殲北寨之敵,六、八連圍殲南寨之敵,將敵一口口吃掉。
除六團擔任主攻任務外,濱海支隊特務團占領沈疃西北高地,準備打擊沈疃之敵;第十三團1個連部署在石溝崖以北防敵北竄;莒中獨立營進入紀家店子以西,以阻擊莒縣增援之敵;濱海支隊教導團第二營及地方武裝在公路兩側嚴陣以待;日照縣的各區中隊民兵,則守衛在外層的陣地上。石溝崖據點周圍的大小山頭及路口,全部被我軍封鎖和占領,口號是:“絕不放跑一個兇惡的敵人!”
22日,東方剛發白,便傳來了攻擊的信號,部隊向各個據點發起猛烈射擊。濱海軍區第六團第八連在強大火力掩護下,僅用幾分鐘的時間就包圍了東、西嶺炮樓,勇士們冒著飛蝗似的彈雨,用大刀、鍘刀砍開敵人的重重鹿砦、鐵絲網。一排副排長王繼成扛上梯子,在火力掩護下匍匐奔向炮樓,剛剛接近墻根,炮樓里扔出幾顆手榴彈,騰起一陣煙霧,王繼成消失在煙霧中。第二個立刻上去,剎那間,一根梯子從煙霧中升起,一名戰士出現在梯子頂端,很快從兩邊槍眼塞進兩個手榴彈,“轟”的一股火光,炸得敵人哇哇叫。就在敵人嚎叫之時,我軍猛撲上去,占領了第一座炮樓,將朱信齋的“兩只胳臂”砍掉了一只。此時,第六團六連一個排也攻克了東嶺炮樓,石溝崖村完全暴露在我軍火力之下。
按照作戰計劃,第二步的目標便是攻占石溝崖村,斬斷敵人腰部,分割南北圍寨,以便各個殲滅。我六團一營向北圍子發起沖擊,進攻石溝崖村莊的四連剛突到村邊,突然遭到敵暗堡火力阻擊,戰士一排排倒下去。這時,我軍神炮手、六團炮兵連長李有章以九二炮兩個直發,第一炮把東南角的一個地堡打垮了,第二炮又將東南角最大的一個炮樓摧毀了。四連五班在硝煙中迅速越過鹿砦,跳過外壕,前仆后繼,通過重重火網,終于占領了北圍子全部外壕。偽軍們被這支勇猛的紅軍部隊嚇破了膽,不管墻角、床底,見空就鉆,部分殘敵逃到了北圍寨。經過5個多小時的激戰,四連、六連占領了石溝崖村,南北圍寨被我分割開來。接著,我軍實施第三步計劃,主攻兩圍寨。北圍寨是朱信齋的“司令部”駐地,有兩個中隊防守,工事特別堅固,且囤積了充足的糧食和飲水。由于防范嚴密,六團第一次攻克未能成功。此時,朱信齋察看了圍寨周圍壕溝,鼓動偽軍死守,并說:“我們有吃有喝,皇軍一定來援。”
23日拂曉,我六團再次攻擊北圍寨,又告失利,部隊傷亡重大。中午,莒縣日偽軍400余人趕來增援朱信齋,但在我莒中獨立營的迎頭阻擊下,無法越雷池一步,只好垂頭喪氣地竄回莒城,莒中獨立營乘勝攻克紀家店子據點,30多個敵人全部被擒。
英勇戰斗
生擒匪首朱信齋
在我軍組織的第三次進攻中,著名的老六團何萬祥連(二連)擔任主攻任務。在激烈的戰斗中,敵我雙方的槍彈、手榴彈,把中間50米的開闊地打成一片火海。猛然間,第二連陣地上飛出一名十六七歲的小戰士,手提大砍刀,在彈雨中英勇地沖向敵人鐵絲網,一刀、兩刀,4根鐵絲擰成一股的鐵絲網齊刷刷被砍斷。二連連長、著名戰斗英雄何萬祥把駁殼槍一揮,一、二排立即沖了上去。有幾個戰士負傷倒在了開闊地上,其余的越過鐵絲網和鹿砦,奮不顧身跳進外壕。這時,他們遭到北面炮樓和地堡交叉火力的猛烈襲擊,地堡里飛出的炸彈又連續爆炸,結果兩個排沒有一個人沖上對面的壕沿。在這緊急關頭,何萬祥挺身而出,飛跳上外壕。在他旁邊的八班在班長帶領下也迅即躍向外壕。何萬祥不顧迎面飛來的炸彈,越過鋪滿荊棘和蒺藜的壕溝,一個箭步躍上對面壕沿的半腰,將身子緊緊貼在被炸毀的炮樓和左邊一座地堡之間的斜坡上,把駁殼槍伸進地堡里連續射擊,又塞進一顆手榴彈,地堡里的敵人消滅了。接著他用同樣的方法一溜煙連續占領了6座地堡。我軍陣地上響起一陣吶喊聲。在激烈的炮火掩護下,何萬祥機智敏捷地沖上敵人殘破的炮樓附近,炮樓里的敵人被他的手榴彈炸得四散而逃,我后續部隊潮水般涌上去,占領了北圍寨西南角的炮樓。此時,攻擊西南方向的第四、第六連,也正在與頑敵血戰,把西南角炮樓團團圍住。
黃昏時分,六團工兵排炸毀了東北角大炮樓。六團立即從東南、南、東北三面沖進北圍寨,敵人在我夾擊中有的被殲滅,有的當了俘虜。
戰斗到夜間12時左右,北圍寨只剩下西北角一座大炮樓,也被我軍團團包圍。朱信齋及其特務中隊龜縮在最后一座孤獨的炮樓里,負隅頑抗。經一番激戰,炮樓下層的敵人全部投降了,唯有朱信齋和他的日本小老婆帶著幾個殘兵敗將蜷縮在二層炮樓里,作垂死掙扎,任憑我指戰員喊破嗓子,死活不下來。戰士們提議用炸彈炸炮樓,“讓他們坐土飛機!”六團團長賀東生和政委吳岱不同意,說:“朱信齋逃跑不了啦!我們一定要捉活的,讓群眾看看這個慣匪的下場!”賀團長命令四連戰士點燃柴草,放上辣椒熏,同時向炮樓里揚石灰粉。頓時刺鼻的滾滾濃煙充滿了炮樓,不到半小時,朱信齋和他的日本小老婆被嗆得呼吸艱難,眼不敢睜,嘴不敢張。24日(農歷臘月二十九)凌晨30分,朱信齋伸出半截身子大喊:“我繳槍了!”作惡多端的頑匪朱信齋打著白旗,舉起雙手,乖乖地走下炮樓投降了。至此,歷時3天的戰斗勝利結束。我軍共斃傷敵123人(其中日軍2人),生俘朱信齋等409人,繳獲長短槍161支,輕機槍2挺,小炮6門,彈藥與軍用物資一宗。
天亮了,數千民兵、群眾帶著菜刀、斧頭、鐮刀、棍棒,從四面八方涌上石溝崖,歡慶勝利,打掃戰場。有的群眾還推來了肥豬等慰勞品,慰問八路軍。當人們看到十分狼狽的朱信齋,無不群情激憤,恨不能親手砍死這個惡貫滿盈的土匪惡霸。
此次戰斗,我濱海軍區第六團模范共產黨員朱清全等57名同志壯烈犧牲,221名同志負傷。濱海軍區授予六團“戰斗突擊隊”光榮稱號。《大眾日報》以“濱海春節新勝利———我軍活捉朱逆信齋”為題在第一版登載了新華社山東分社濱海27日電文,報道了石溝崖戰役的輝煌戰果。
1944年1月29日(農歷正月初五),我濱海軍區、濱海專署在莒南縣文疃召開石溝崖戰役祝捷暨公判朱信齋大會,濱海區軍政人員及文疃、黃墩一帶群眾2萬多人參加,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蕭華、濱海專區專員謝輝分別講話,并公布了朱信齋的滔天罪行。會后,依法處決了罪大惡極的匪首朱信齋等12名罪犯,實現了廣大軍民“殺豬(朱)”過年的愿望。在朱匪魔爪控制下的甲子山區人民終于解放了,人們歡欣鼓舞,揚眉吐氣,高唱著:“臘月三十前兩天,八路軍開來老六團,為民除大害,不怕路遙遠……”我六團指戰員以其英勇頑強、忘我犧牲的崇高精神,譜寫了一曲壯麗的石溝崖戰歌。
1944年3月,濱海軍區司令員陳士榘、代政委劉興元頒發通令,嘉獎石溝崖戰斗英雄,號召全軍向他們學習,發揚英勇沖鋒的優良傳統。3月27日,《大眾日報》在第一版報道了指戰員們的英雄事跡。自此,老六團更是名揚濱海,其英雄事跡在濱海軍民中廣為傳頌。
注:本文參考文獻 1.《八路軍一一五師暨山東軍區戰史》(黃河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2.賀東生《殺豬(朱)過年》(《憶沂蒙(下)》);3.宋文禮《拔除二十萬人民的眼中釘———石溝崖》(《濱海八年》);4.三十八軍《軍史旁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