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展示了邯鄲市在曲周縣馬三村舉辦“文化走親”惠民活動時的熱鬧場景,廣場上、墻頭上、樹杈上擠滿了老老少少,大家興高采烈地等著欣賞一場豐盛的文化大餐。報道中,邯鄲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鳳娥說,搭建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平臺,使群眾樂在其中,享受文化成果。
“文化走親”惠民活動是邯鄲市打造的全國知名文化品牌——“歡樂鄉村”文化工程的拓展和延伸。活動以“文”為媒,重在惠民;以“走”為要,重在交流;以“親”為旨,重在共進。通過搭建城鄉文化互動平臺,將“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改變以往自上而下、“一元供給”的送文化下鄉,和農村文化自烹、自進互不往來的“閉關自守”模式,形成了村與村、鄉與鄉、縣與縣、城與鄉縱橫交融、覆蓋全市的文化互動新格局,有效提升了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自信自覺,充分發揮了文化引領風尚、教育群眾、匯聚推動發展正能量的功能。
當前,在全國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形勢下,“文化走親”活動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從“臺下觀眾”變為“臺上主角”,讓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實處。通過“走親”,使大家相互學習借鑒,將各自的優勢得以互補優化,并轉化為一種文化資本。邯鄲市涌現出的3000多支文化隊伍、7000多名文化能人,帶領大家自編自演、自娛自樂,從城市社區到鄉村巷陌,處處可見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身影,形成了“村村有隊伍,天天有活動,月月有演出”的新氣象。
“文化走親”惠民活動還作為河北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典型案例被中國政研會、人民網刊登,并引起中央電視臺的高度關注。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欄目組決定將“中國夢 星光情”2013《星光大道》走群眾路線首場活動定在邯鄲。(邯鄲晚報 蘭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