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市長 李同道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2013年政府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13年,是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困難和挑戰較多的一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握主題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工作基調,穩增長促轉調,打基礎利長遠,抓改革增活力,辦實事惠民生,經濟社會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一批事關全局和長遠的大事取得重要進展。初步預計,全年生產總值突破1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0.6%,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8:53.7:38.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百億大關,增長15.5%。港口吞吐量突破3億噸,相當于三年再造一個億噸大港。進出口總值突破300億美元,總量、增幅分列全省第3位和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和11%。城鎮登記失業率2.3%,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2%。
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一是著力強化農業基礎地位。立足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積極開展高產創建活動,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糧食產量連續9年獲得100萬噸以上好收成。新增特色種植業面積10.6萬畝,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達到10個,東港區成為“全國特色農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新發展規模化養殖場81家。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4%。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發展到2844家和99家,新增銷售收入過億元龍頭企業15家。投資13億元建成各類水利工程1954處,新增蓄水能力1200萬立方米。植樹造林13.7萬畝,創建為“山東省森林城市”。加大海洋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入選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發放各類惠農補貼5.58億元。二是積極推動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傳統工業升級改造,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著力培育優質產業集群。全市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的企業發展到5家,其中年內新增2家,過50億元的達到11家。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占比分別提高1.8和1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占比下降0.8個百分點。現代派沃泰自動變速箱二工廠、威亞發動機增產、萬方板業鍍鋅彩涂板等項目建成投產,新增汽車變速箱產能50萬臺、發動機10萬臺,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產值超越鋼鐵,成為全市第一大產業。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設立了1000萬元的引智專項資金,新建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9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家、海外人才工作站3處、引智技術轉移中心3處,日照港集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獲準設立。三是加快發展服務業。完成服務業投資63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0.5個百分點。凌云工貿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凱達農村物流分撥中心等項目建成投運,物流業增加值、投資占比居全省前列。全年旅游人數達到315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10億元,分別增長11.6%和14.6%。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新興業態破題起步,日照國際鐵礦石交易中心、新商所藍海商品交易中心投入運營,窩窩商城總部落戶日照,文化創意與服務外包產業園項目啟動。四是加大金融財政支撐力度。華夏、浦發銀行日照分行開業運營,日照銀行在臨沂、濰坊設立分行,新引進保險、期貨、證券機構6家,新增小額貸款公司6家,全市信用總量和貸款余額分別增加690億元和190億元。加大對小微企業扶持力度,設立了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拿出2.5億元財政間歇資金作為信用保證金,撬動銀行向中小微企業發放“財政增信優惠貸”9.7億元。扎實做好“營改增”試點工作,全面落實小微企業免征營業稅和增值稅政策,取消和停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共減輕企業稅費負擔4億多元。五是強化環保、土地等要素約束。啟動實施了總投資37.9億元的10項環保重點治理工程,治理目標向社會公開承諾,五蓮縣、東港區1226家園外石材企業全部關停;水泥立窯生產線全部淘汰;電力、水泥行業脫硝基本完成;3家污水處理廠投入試運行。強化節約集約用地,加大閑置低效土地處置力度,共收儲土地141宗、7653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