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基礎設施水平全面提升,城鄉面貌顯著變化的五年。城市規劃體系日臻完善,編制完成了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開展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城市載體服務功能全面提升,生態宜居特色更加鮮明。五年累計完成市政建設投資199億元,建成了奧林匹克水上公園、陽光海岸夢幻海灘、游泳館等一批標志性工程,水上運動基地被評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新增城市道路450萬平方米,建成區面積擴大到89.8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達到43%。新一輪港口規劃獲得批復,五年累計完成港口建設投資131億元,是“十五”期間的1.9倍,港口生產性泊位增加到49個,總通過能力超過1.5億噸。“十二五”建設日照機場的爭取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新菏兗日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送電通車,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鐵路大通道開工建設。膠州至日照天然氣長輸管道貫通運營。建成了日照水庫向市區供水三期和“北水南調”二期工程,供水能力比“十五”末翻了一番。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部行政村通硬化路;全面完成了8座大中型水庫、400余座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由49%提高到91%;建成農村社區服務中心96處、綜合超市332個,農村現代經營服務體系覆蓋面達到95%,社會主義新農村更加欣欣向榮。城鄉面貌的新變化,使我市“聯合國人居獎”的成果得到鞏固和提升,人們生活和發展的環境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這是對外開放上檔升級,各項改革深入推進的五年。日照經濟開發區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日照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運行、嵐山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獲準設立,魯南(日照)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建成啟用,清大華創孵化器被批準為國家級孵化器,對外開放的載體建設實現新突破。招商引資成效明顯,五年累計招引億元以上的項目252個,到位資金105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6.3億美元,在我市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由3家增加到18家。接軌青島全面深化,與半島城市群、魯南經濟帶和沿亞歐大陸橋地區的合作取得新成果。企業改革不斷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順利推進,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魯南臨港產業區區域開放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方案獲省政府批復進入實施階段。企業上市取得新突破,日照港、恒寶食品成功上市,累計融資48.6億元,后備上市資源梯次逐步形成。
這是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五年。各級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五年來,財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達162億元,年均遞增42.4%,完成市級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62件。五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22.4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4.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覆蓋面分別達到98.7%和97.7%。東港、嵐山、五蓮和日照開發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納入國家試點,莒縣進入省級試點。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71%。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7500元和7300元,年均增長12.3%和12.1%。啟動實施了38個城中村的改造工程,城鄉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30.3平方米和39平方米,家庭汽車、移動電話、互聯網普及率顯著提高。科教文衛體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五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41項,爭創中國名牌產品3個、中國馳名商標2個。全面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改制高中全部恢復公辦性質,高中段教育普及率達到91%。大學科技園在園學校達到8所,在校生6萬人。完成了19處鄉鎮衛生院、960處村衛生室的業務用房改造和基本醫療設備配備。實現了全部鄉鎮有綜合文化站、全部行政村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動室,有線電視實現“村村通”,新編大型歷史劇《毋忘在莒》成功晉京演出。我市運動員在第十六屆亞運會上勇奪1金1銀1銅,在帆板世界杯賽上奪得冠軍,實現了亞運會和帆板世界杯賽金牌零的突破。認真落實計劃生育、環境保護、土地利用基本國策,在省人口目標責任制考核中連續五年獲得一等獎,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連續五年保持全省第一,耕地總量連續十四年保持動態平衡。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探索建立了“三全”維穩體系、“合成化”現代警務體系,市級應急指揮平臺建設走在全省前列,我市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探索建立了農產品、食品、藥品鏈條式“三品”安全監管模式。“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目標基本實現。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得到加強,建成城市社區91個,農村社區140個,城市社區建設經驗被民政部推廣。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建設積極推進,軍政軍民關系進一步發展,實現了全國雙擁模范城“三連冠”。對外交往進一步擴大,已與國內外39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或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并與聯合國人居署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對臺事務、民族宗教、老年人、殘疾人、統計、人防、史志、檔案、氣象、紅十字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成果。各項社會事業的進步,既有效提高了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數,又進一步展示了全市人民團結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