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強化統籌協調,著力推進城鄉一體發展。堅持協調發展理念,把城市和農村作為一個整體來謀劃,實現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公共服務全域覆蓋,努力讓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完善縣域經濟發展扶持政策,健全財政投入、國資收益、基金增值等滾動投入機制。推進區縣投融資平臺混改,釋放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制定縣域經濟分類考核辦法,支持東港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航空裝備和現代服務業,推動空港新區、太陽文化旅游度假區開發建設;嵐山區重點發展鋼鐵、石化等臨港產業,加快中澳(日照)產業園建設;莒縣重點發展機械制造、石化、文化旅游和現代農業;五蓮縣重點發展全域旅游、生態產業、汽車及農用裝備產業。
切實抓好“三農”工作。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優先保障領域,確保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完善“三權分置”辦法,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年內再完成260個村居集體產權股份合作試點。探索推行“房地票”制度,實行農民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實施新型農民培訓計劃。完善農民“雙創”扶持政策,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健全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培育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推動“產區變景區、民房變客房、產品變禮品”,提高農民經營性收入比重。
積極培育特色小鎮。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穩步推進鄉改鎮、鎮改街道,對重點示范鎮實行擴權強鎮,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用地、財政、金融等政策,重點培育省級重點示范鎮夏莊鎮以及后村航空小鎮、潮河白鷺灣藝游小鎮2個省級特色小鎮,打造東夷小鎮、陳疃莓香、濤雒文化旅游、巨峰茶香慢城、虎山鋼鐵、中樓橡膠、浮來山旅游、劉官莊塑料、管帥溫泉養生等一批特色產業小鎮,推動“產、城、人、文”融合發展。年內新爭創2個省級特色小鎮,打造省級達標美麗鄉村500個以上。
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圍繞交通一體化,編制交通基礎設施五年規劃,投資45.5億元,實施313省道莒縣段改建等10個國省道項目;投資8.2億元,完善莒北、蓮西、港西、嵐西北路網,完成13條縣鄉公路升級改造工程;投資2.5億元,實施農村公路網化示范縣工程,改造村級公路412公里。圍繞公交一體化,實行城鄉客運班線公交化運營,實現主城區鎮鎮通公交車,開通區縣間公交線路。圍繞環衛一體化,建立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系統,構建覆蓋城鄉的市場化、專業化環衛保潔機制。圍繞供氣一體化,實施天然氣鎮鎮通工程,實現鄉鎮供氣全覆蓋。圍繞供水一體化,實施農村自來水提質改造,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圍繞供電一體化,加快12項輸變電、740項中低壓配電網工程建設,實現城鄉供電同質同價。統籌推進城鄉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健康養生等公共服務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