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足市域一體,全面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強化全局意識,樹立系統思維,轉變城市發展方式,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努力提升城市檔次和品位。
堅持高水平規劃。按照“生態、宜居、旅游”的城市定位,堅持以“海”為中心,做好“城海互動、向海發展”的文章,用世界眼光和國際標準謀劃城市發展。完成《日照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年)》《濤雒太陽文化旅游區總體規劃》等總規修編。完成日照火車站及周邊區域城市設計等4項詳規編制。完成公共交通及軌道線網等11項專項規劃編制。實施莒縣8項城區規劃修編。完善五蓮縣東部新城區規劃修編。
堅持高標準建設。加大老城區、石臼片區改造提升力度。開工建設日照火車站及周邊綜合服務設施。完成奎山綜合客運站主體工程。打通金陽路、華陽路等32條斷頭路,改擴建16條城市道路。建設改造市民公園(鐵路公園)、海曲公園、興海公園、體育公園,以及嵐山阿掖山森林公園、莒縣沭河公園、五蓮中心公園等市民休閑公園。提升城市主要出入口以及52條城市道路綠化水平。新建黃海一路、天津路、祥博社區、金陽路、五蓮路、原日照六中6處街頭綠地。整治老舊小區55個、173.9萬平方米。拆遷改造72個城中村、2.4萬戶房屋,建設棚改安置房5.7萬套。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推進綜合管廊、人防工程和海綿城市建設。莒縣改造建設浮來路等21條道路,完成棚戶區改造2.23萬套,推進莒國古城、沭東新城建設。五蓮縣實施山陽河治理等103項重點工程,改善老城區、東部新城區、北部工業新區環境,創建國家園林縣城。
堅持精細化管理。加快城市管理立法,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創新城市治理方式,實行城市管理事權和責任清單式管理,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實施文明創建工程。深入推進創城突出問題綜合整治,加大環境衛生、公共秩序和社會風尚整治力度,抓好道路沿線環境和城鄉違建專項治理,推行“樓長制”“街長制”,完善城鄉社區服務功能,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實施城市亮化工程。對主城區和縣城的重點區域、重要路段,進行亮化提升設計和改造,打造具有濱海特色的城市亮化景觀。實施便民出行工程。完成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規劃編制,建設智慧停車公共服務平臺,新增停車位2萬個以上。建設山東路、青島路、煙臺路3條公交專用道,改造提升100處公交候車亭。加快城市慢行系統建設,投放200輛電動租賃汽車,新增自行車站點100個、投放公共自行車2000輛。對主城區交通信號燈進行配時優化,對100處路口紅綠燈實行聯網聯控,努力讓群眾出行更順暢、更安全。
(四)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生活更美好。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突出莒北、蓮西、港西、嵐西北四個重點區域,繼續實施產業就業、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搬遷等十項精準扶貧行動,確保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完善教育扶貧、醫療扶貧、孝德養老等政策措施,著力解決貧困人口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等問題。實行低保擴面兜底,確保應保盡保。將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完善扶貧長效機制,年內再脫貧1萬人以上,基本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完成“全面改薄”“大班額”和學前教育二期行動計劃。投資10.79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50所、幼兒園37處。深化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新招聘教師1000名。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培養日照緊缺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持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創建國家優質高職院校,支持日照技師學院爭創全國示范性技師學院,支持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日照海事專修學院提升辦學層次。為駐日照高校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校地雙方共同發展。重視發展社區教育、特殊教育,加快發展民辦教育。